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9:05
本文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就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建立了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通过数理模型推导阐明对外开放将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而产业空间集聚的不平衡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其次,全面梳理分析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分工深化、要素积累、技术进步等途径提升产业集聚向心力,从而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则会通过市场规模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学习和创新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区位品牌效应、资源整合效应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同时,进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也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第三,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东部地区;与此相对应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进一步对经济发展差距的产业分解发现,各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中国地区间收入总体差距的决定性因素。第四,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005年全国283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外开放、要素投入均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中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但主要是通过产业集聚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第五,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典型城市——东莞市进行案例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抓住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和地理优势,迅速形成一些外向型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巨大,东莞的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理论分析。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本文分别从国家层面、东部地区的角度、中西部地区的角度分别给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提供借鉴。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5;F279.2;F127
【部分图文】:
鋗肟鋗?O1﨑!﨏咖
本文编号:2826943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5;F279.2;F127
【部分图文】:
鋗肟鋗?O1﨑!﨏咖
本文编号:2826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2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