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物流配送网络模型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10-25 03:39
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迅速增长,物流专业化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而现代物流网络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物流网络一体化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分析一体化物流网络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对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物流业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或因不合理选址造成的交通运输“瓶颈”现象,随着需求和成本随时间的变化,选址模型根据现期数据得出的解在未来经济环境下使用会被证明是次优的。因此,对于多决策周期的物流网络动态选址模型的研究就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探索价值。以往关于城市化物流建设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单纯的物流设施的选址以及配送路径的选择,而对于区域化的整体意义上的物流配送模型构建问题,以及按照怎样的方法进行宏观建模没有做出有效的解释。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文章首先对大量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对物流网络一体化理论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本文研究的突破点。 本文拟将物流网络一体化的建设理论应用到整个城市的建设中,根据需求和成本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将规划期划分为几个有代表的决策周期,以规划期内物流运作及变动费用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多决策周期、动态的一体化物流网络随机规划模型,给出了将随机规划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等价类模型进行求解的步骤。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依据此模型可以加强城市的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使航空、公路和铁路等多种配送形式相结合,衔接城市内外部的物流节点,配送高效快捷并具有低成本的特点。 本文最后对城市化配送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区域配送合作体系的建立。通过分析网络节点间配送作业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对新模型下的最优利润分配提出建议。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论,阐述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学位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99.2;F259.2;F224
【部分图文】:
流园区”建设思想。强调一体化衔接正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即不局限于从建个固有的模型从发,而是利用一种类型企业的配送网络模型,从整个城市的港站、枢纽、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物流中介在怎样的情况下如何配送网络开始探讨,实现从可行性到实施,再到成果产生后的成果分配这一的完整化。即本文的实用点就在于适用目标群体庞大,模型构建简单对宏观握物流网络一体化作用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图 11 一体化物流配送网络构成Fig11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本模型的实用特点:1. 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普遍性本文主要选择的供应点即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普遍性,以物流服务为主体的企业即可以作为研究群体。在城市配送网络模型的构建中,供应点的选择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以为该企业的子公司或者物流配送中心。同时,为方便对模型的理解,本文选择的需求点为生产制造类企业。出发点主要是该类企业为城市建设的支柱产业,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点。该类企业对物流服务具有双向需求,即生产供应的需求以及产成品的流通需求。本文研究的供应点(3PLs)有针对性的服务于需求点(生产制造类企业),为需求点提供生产供应物流(正向物流)以及产成品的销售物流(逆向物流)。2. 模型适用情况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有效解决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城市化物流配送网络的问题。本模型旨在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服务于供应点在城市内部构建配
需求变动的量化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文献中大多是假设整个规划期或规划期内定不变的,然后依据总费用最小的原则进行选址决策的。然而境中,影响产品需求量的因素很多,在一定阶段内的需求量往,而是满足一定的需求分布。:如图 14 所示,某一市场 7、8 月份西瓜的需求量情况。尽管的历史资料可以预测到可能需求量,但是实际需求量是难以确是 7 月份,对于同一需求点来说,由于天气的变化,西瓜的需此从完全意义上讲,需求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机的。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5408
【学位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99.2;F259.2;F224
【部分图文】:
流园区”建设思想。强调一体化衔接正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即不局限于从建个固有的模型从发,而是利用一种类型企业的配送网络模型,从整个城市的港站、枢纽、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物流中介在怎样的情况下如何配送网络开始探讨,实现从可行性到实施,再到成果产生后的成果分配这一的完整化。即本文的实用点就在于适用目标群体庞大,模型构建简单对宏观握物流网络一体化作用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图 11 一体化物流配送网络构成Fig11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本模型的实用特点:1. 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普遍性本文主要选择的供应点即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普遍性,以物流服务为主体的企业即可以作为研究群体。在城市配送网络模型的构建中,供应点的选择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以为该企业的子公司或者物流配送中心。同时,为方便对模型的理解,本文选择的需求点为生产制造类企业。出发点主要是该类企业为城市建设的支柱产业,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点。该类企业对物流服务具有双向需求,即生产供应的需求以及产成品的流通需求。本文研究的供应点(3PLs)有针对性的服务于需求点(生产制造类企业),为需求点提供生产供应物流(正向物流)以及产成品的销售物流(逆向物流)。2. 模型适用情况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有效解决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城市化物流配送网络的问题。本模型旨在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服务于供应点在城市内部构建配
需求变动的量化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文献中大多是假设整个规划期或规划期内定不变的,然后依据总费用最小的原则进行选址决策的。然而境中,影响产品需求量的因素很多,在一定阶段内的需求量往,而是满足一定的需求分布。:如图 14 所示,某一市场 7、8 月份西瓜的需求量情况。尽管的历史资料可以预测到可能需求量,但是实际需求量是难以确是 7 月份,对于同一需求点来说,由于天气的变化,西瓜的需此从完全意义上讲,需求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机的。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忠尧;物流配送网络的柔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2 彭雅飞;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集团采购的博弈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5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5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