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流动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4:05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国家及省内政策的支持,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省内东西地带间、地区间、城乡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并且这些差距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影响了山东省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本文首先运用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积累水平、人民生活质量、文卫科教水平和基础设施五大方面的23个指标分析了2007年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并借助聚类分析将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划分为四大梯队,第一梯队为济南市和青岛市,第二梯队为烟台市、潍坊市、淄博市、临沂市、泰安市、济宁市、威海市和日照市,第三梯队为德州市、东营市、莱芜市、滨州市和枣庄市,第四梯队为聊城市和菏泽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区域的特征。 其次,本文选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银行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五个指标来反映山东省的资本流动状况。搜集了17个地级市1994-2008年连续15年的数据,借助图表详细地分析了各梯队资本流动的变化趋势及原因。从该部分分析的结果看,处于较高梯队区域的资本流动明显活跃于较低梯队的区域。 再次,基于经济计量模型,对山东省各发展梯队的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其中所运用到的实证分析模型是一元线性回归,所用到的计量分析方法包括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分别以反映资本流动的五个指标为自变量,以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GDP为因变量分梯队建立多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资本流动对不同梯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得出结论:就资本流动而言,各梯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有差异的,第一梯队为外商直接投资,第二梯队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第三梯队为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第四梯队为金融机构存贷款。相对而言,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正效应要大一些,尤其是在三、四梯队,表现得更为明显。另外,资本流动各项目对于各梯队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GDP的正效应最小,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金融机构存贷款对GDP的正效应最大。 最后,针对山东省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引导资本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培育资本市场,完善银行融资机制,提高信贷资金运行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合理控制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将青岛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调整区域税收政策,消除第三、四梯队经济发展不利因素的影响,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山东省财政支出结构,实施旨在加强第三、四梯队地区自身“造血”功能的财政投资政策。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7;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1.2.2 国内关于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2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探讨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本流动的基本概念及界定
2.1.2 区域的概念及界定
2.1.3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及界定
2.2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2.2.1 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2.2.2 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3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路径分析
2.3.1 资本流动能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3.2 资本流动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3.3 资本流动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2.4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基础及述评
2.4.1 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理论
2.4.2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4.3 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2.4.4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评与梯队分区
3.1 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3.1.1 山东省行政区划介绍
3.1.2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2 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2 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3.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
3.3.1 方法介绍
3.3.2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
3.3.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
3.4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3.4.1 方法介绍
3.4.2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3.5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梯队分区及现状评价
4 山东省资本流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固定资产投资
4.1.1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趋势分析
4.1.2 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分析
4.2 财政收支
4.2.1 山东省财政收支规模分析
4.2.2 各梯队财政转移支付变动趋势分析
4.3 外商直接投资
4.3.1 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3.2 各梯队外商直接投资变动趋势分析
4.4 银行资本
4.4.1 各梯队金融机构存贷款分析
4.4.2 各梯队金融机构存贷差分析
4.5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5 资本流动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选择与模型构建
5.1.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5.1.2 数据选择及来源说明
5.2 各梯队GDP 与资本流动关系的计量分析
5.2.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5.2.2 协整关系检验和回归模型建立
5.2.3 各梯队资本流动与GDP 的回归结果分析
5.2.4 结论
6 山东省引导资本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山东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
6.1.1 打造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
6.1.2 完善银行融资机制,提高信贷资金运行质量
6.1.3 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外资的流向和来源布局
6.2 山东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6.2.1 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6.2.2 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机制
6.2.3 实施具有“造血”功能的财政投资政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9563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7;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1.2.2 国内关于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2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探讨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本流动的基本概念及界定
2.1.2 区域的概念及界定
2.1.3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及界定
2.2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2.2.1 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2.2.2 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3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路径分析
2.3.1 资本流动能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3.2 资本流动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3.3 资本流动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2.4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基础及述评
2.4.1 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理论
2.4.2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4.3 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2.4.4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评与梯队分区
3.1 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3.1.1 山东省行政区划介绍
3.1.2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2 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2 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3.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
3.3.1 方法介绍
3.3.2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
3.3.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
3.4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3.4.1 方法介绍
3.4.2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3.5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梯队分区及现状评价
4 山东省资本流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固定资产投资
4.1.1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趋势分析
4.1.2 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分析
4.2 财政收支
4.2.1 山东省财政收支规模分析
4.2.2 各梯队财政转移支付变动趋势分析
4.3 外商直接投资
4.3.1 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3.2 各梯队外商直接投资变动趋势分析
4.4 银行资本
4.4.1 各梯队金融机构存贷款分析
4.4.2 各梯队金融机构存贷差分析
4.5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5 资本流动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选择与模型构建
5.1.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5.1.2 数据选择及来源说明
5.2 各梯队GDP 与资本流动关系的计量分析
5.2.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5.2.2 协整关系检验和回归模型建立
5.2.3 各梯队资本流动与GDP 的回归结果分析
5.2.4 结论
6 山东省引导资本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山东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
6.1.1 打造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
6.1.2 完善银行融资机制,提高信贷资金运行质量
6.1.3 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外资的流向和来源布局
6.2 山东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6.2.1 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6.2.2 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机制
6.2.3 实施具有“造血”功能的财政投资政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2 宋庆涛;规范资本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5年08期
4 张旭,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5 潘菁;关于资本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5期
7 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4期
8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9 王旭东;刘蕾;;财政税收效率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财政支出结构为例[J];东岳论丛;2007年02期
10 王晓冰,李杰;试论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859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5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