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区域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15:03
   农村社会保障作为我国整体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更关系着整个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理论上,对社会保障和区域经济的研究都可谓源远流长,但对农村社会保障区域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却都比较缺乏;在实践中,我国社会保障又面临着双重不平衡发展,一是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二是各区域之间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在各个区域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战略,促进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本文在借鉴社会保障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与国外的模式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有益启示;接着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经济条件进行比较,又以江苏、湖北、重庆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对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进行评估并互相比较,得出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差异性以及存在着覆盖率较低、保障绝对水平偏低和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 最后,从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协调各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其中,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建立和完善,又是从法律权威、政府职责、资金筹措和城乡统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增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权威和制度刚性、强化政府在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责、加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加快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的建立;而对于协调各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本文是针对东、中、西部地区各自的发展条件以及现有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提出了具有差异性的发展战略:完善和优化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完善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自身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各个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从而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和稳步发展。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323.89
【部分图文】:

合作医疗,医疗保障制度,农村


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是很好的尝试,然而,与国外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二元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二元经济和转型经济的典型特征,以及农业人口占比很高的现状,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建立了两套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即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在二战之后,都已将社会保障体系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由于有城乡一体化的健康保障制度和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国民健康状况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均实行的是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相对而言,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虽没有像发达国家实行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但专门制定了针对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如印尼、泰国和印度等。相比较而言,我国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虽然近几年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迅速,但从长远来看,城乡一体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江明;转型期我国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4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4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9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