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云南省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5:42
   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群以其强劲的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国家城市化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纵观国内外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概括出主要是基于两种背景:其一,郊区城市化;其二,政府的有效规划。而本文的云南省城市群正是基于《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打造“一圈、一带、六群、七廊”的战略格局这一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其中,所提到的“六群”是指:滇中核心城市群、滇西次级城市群、滇东南次级城市群、滇西北次级城市群、滇西南次级城市群、滇东北次级城市群。 本文通过确定评判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确立评判标准和评判模型对云南六个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评判,得出评判结果:滇中核心城市群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滇西次级城市群、滇东南次级城市群、滇西北次级城市群、滇西南次级城市群、滇东北次级城市群处于雏形发育阶段。 本文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为:(1)滇中城市群承担着“核心城市群”和“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因此,仍需在整体发育水平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内部联系状况、外部联系状况五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城市群发展模式建议主要采用复合作用型发展模式。(2)其它“五群”处于雏形发育阶段,因此,建议采用基于政府运作型发展模式,并且应积极培育中心城市、培育增长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建立并提供城市之间整合平台,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吸收“滇中城市群”等较为发达城市群的先进发展经验。
【学位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9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 关于城市群概念与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判定研究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云南省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
    第一节 云南城市群的界定
    第二节 云南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特征、指标评判标准
    第三节 云南省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评判
        一、 评判方法的确定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三、 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 评判模型的建立
        五、 云南省城市群实测指标值以及若干指标解释
    第四节 云南省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评判过程、结果分析
        一、 滇中城市群的评判过程、结果分析
        二、 滇西次级城市群的评判过程、结果分析
        三、 滇东南次级城市群的评判过程、结果分析
        四、 滇西北次级城市群的评判过程、结果分析
        五、 滇西南次级城市群的评判过程、结果分析
        六、 滇东北次级城市群的评判过程、结果分析
第三章 云南省城市群发展对策建议
    第一节 滇中城市群发展对策建议
    第二节 其它“五群”发展对策建议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群元;宋玉祥;喻定权;;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2 刘荣增;王淑华;;城镇密集区等级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12期

3 陆大道;我国区域开发的宏观战略[J];地理学报;1987年02期

4 胡序威;;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年06期

5 陆亚琴;;昆明市建设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国际化中心城市的优势与机遇[J];东南亚纵横;2011年03期

6 李松志;秦成;范建红;袁峰;;基于聚集度与联系度的云南省城市群选择[J];规划师;2010年06期

7 王洪波;罗芳;;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兼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07期

8 罗海明;张媛明;;大都市区划分的指标体系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划分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07年10期

9 吉庆华;;昆明城市国际化定位及其路径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胡志丁;骆华松;李树梅;夏显芳;;区域综合承载力导向的云南省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研究[J];热带地理;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刘德平;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7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7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