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4:18
   合作金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国,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规模不断增大,功能不断完善,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发生了明显的异化,现行组织形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主导下的改革未能有效解决存在问题,需要从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制度等方面对信用社进行彻底地改造,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新框架和支持体系。首先介绍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基本原理。主要目的是通过探讨现代合作原则的演变过程,找到合作制组织的精髓,再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探讨现代意义合作金融的基本原理,为研究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提供理论参考。其次是重点分析正式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过程和非正式制度安排民间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状况,并探讨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如何发展打下基础。接着通过对中国农村经济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的分析,探讨农村金融抑制的影响,研究农村合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最后重点针对农村合作金融情况,提出如何进行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创新和新的发展框架,并从宏观政策、组织基础、政府、中央银行等方面探讨如何保证合作金融健康发展。
【学位单位】:中南林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83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1.4 论文的框架体系
2. 农村合作金融基本原理
    2.1 合作理论概述
    2.2 合作金融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2.3 合作制金融与股份制金融比较分析
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正式制度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信用合作
        3.1.2 建国后农村信用合作运动
        3.1.3 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问题
    3.2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
        3.2.1 农村民间借贷
        3.2.2 农村合作基金会
    3.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3.3.1 农户对合作金融的需求分析
        3.3.2 乡村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的需求分析
    3.4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原因分析
        3.4.1 经济组织制度缺陷
        3.4.2 金融政策缺陷
        3.4.3 文化缺陷
        3.4.4 信息不对称
4.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创新及发展框架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创新
        4.1.1 产权制度的创新
        4.1.2 组织制度的创新
    4.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框架
        4.2.1 基本框架
        4.2.2 运行机制的创新
    4.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改革与创新
        4.3.1 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4.3.2 公众的素质的提高
        4.3.3 政府的适当支持
        4.3.4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4.3.5 中央银行加强监管与扶持
        4.3.6 尽快建立行业自律管理组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车宁;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陈英春;长春市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8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8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