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03:4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发展,海洋和陆地一体开发、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的先导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示范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和谐发展会推动山东省乃至环渤海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半岛蓝色经济区要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不断寻求科学发展之路,最终打造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实现基本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成既有优化的产业结构,又有发达的海洋经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区,实现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就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才能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响应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2012年度山东半岛蓝色济区人才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11]129号)精神的号召,立足于探讨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战略,通过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供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人才智力开发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并借鉴国内部分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的路径、模式及成功经验,结合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人才智力支撑提供借鉴,总结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战略。最后,论文从转变政府职能、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综合素质相对不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较少、高技能人才匮乏、人才流失较严重等问题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C964.2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现状与制约因素
    一、 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现状分析
    二、 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制约因素
第二章 国内部分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的模式与借鉴
    一、 长江三角洲人才智力开发的模式
    二、 珠江三角洲人才智力开发的路径
    三、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人才智力开发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战略
    一、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二、 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使用
    三、 人才培训网络的构建与培训模式的创新
第四章 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对策建议
    一、 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搭建平台,引进贤才
    二、 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优化施才环境,做到人尽其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锦华;;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公共投资低发展陷阱研究——基于代际传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7期

2 王通讯;;区域经济与人才开发[J];中国人才;2008年17期

3 马蓉蓉;人才大战挑战中国[J];大连干部学刊;2001年04期

4 熊治泉;陈军华;谷金阳;;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年14期

5 张佃友 ,王涛;美国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中国劳动;2002年08期

6 刘永安,廖学军;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J];企业经济;2003年07期

7 唐国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企业经济;2010年07期

8 孔宪香;;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20期

9 彭宗平;;区域人力资本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6期

10 李森;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问题初探[J];学海;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乐军;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吴树男;我国人才流动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3 陆云霞;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叶敏剑;长三角地区高科技人才流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5 段永建;山东省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丽波;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娟;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2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2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