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港航产业成长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20-11-11 18:48
   2009年3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但是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并非当前的新话题,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确定的目标,而在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大背景下,国务院以正式发文方式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无疑于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赋予了带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转型的国家使命。 在诸多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文献中,研究多是从整体的角度考虑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国外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介绍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产业基础——港航产业的成长规律,以及港航产业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关联影响并没有给予解答,对掩盖于软环境建设表象下的实质——港航业成长机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从而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事实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就是港航产业与上海不断结合、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港航产业的成长不是一般意义的产业成长,其成长体现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形成的阶段性,因此有其特殊性。 虽然上海自1996年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来,至今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货运港的地位,但是在国际上上海并未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运中心,充其量只是处于货物运输仓储平台的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阶段,而要在短短的十年里实现向资源配置型的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跨越式转变,必须依靠港航产业超常规的成长。因此本文把港航产业如何应对国际经济发展放缓、周边港口激烈竞争,港口吞吐量增速明显放缓的严峻局势,由固有的规模扩张模式过渡到以效率、结构、集约等为特征的质性成长区间,进而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形成及提升作为研究重点。 本文首先将目前较为零散的产业成长理论系统起来,并且结合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港航产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对港航产业成长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关联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继而基于上海港航业成长及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实践背景,指出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建设阶段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时间和空间演进角度提出两种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港航产业成长方式——产业融合化和产业集群化,以期探寻上海港航产业的发展规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国际航运中心是城市功能定位的一个方面,而港航产业则是实现这个功能定位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港航产业成长不是一般意义的产业成长,其成长体现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形成、提升的阶段性。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把港航产业成长分为低级、中级、高级、后高级四个阶段,并且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提出国际航运中心也相应经历了萌芽、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转换。而典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规律表明,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完善、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依靠港航产业这个产业载体通过改变成长方式完成成长阶段的升级来实现。 2、港航产业成长是量性成长与质性成长的有机统一体,不仅体现在港航产业规模的扩张上而且体现在港航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及港航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当港航产业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量性成长开始乏力,只有通过引入创新因素进入质性成长区间才能提高港航资源配置的效率,才能实现成长阶段的升级。 3、在对上海港航产业成长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产出增长率法,作出上海港航产业处于中级成长阶段的判断。由于这一阶段,子产业分布多位于价值链的低端,成长水平不高,由此也决定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性质仍属于以货物运输、仓储平台为特征的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 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实现向第三代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的跨越式转变,港航产业必须要由初期的量性成长过渡到质性成长区间,也就是由片面注重货物的集散规模增长过渡到增值服务、货物集散、产业带动并举的格局。但是在实现向资源配置型的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跨越式转变过程中,上海还存在未建立发达的集疏运体系、港航业高端产业发展能力不强、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港航管理体制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短短的十年要完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阶段的升级,任务显得非常艰巨。 5、从时间演进趋势分析,产业融合化是完善、发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功能,加快上海港航产业质性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港航产业的融合既包括港口企业、航运企业及中间服务企业的产业内融合也包括港航业与金融业、法律服务业、咨询业、旅游业等其它行业的跨产业融合。港航产业融合产生的巨大复合经济效应,可以促进港航产业的质的成长快速成长。而通过对上海港航业产业融合的现状进行数据分析表明,上海港航业融和虽积极尝试,但层次水平不高。 6、从空间演进趋势分析,产业集群化是动员、整合、配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资源,促进上海港航产业质性成长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港航产业空间集群发展的态势决定了港航产业能否迅速成长并成为区域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通过GEM模型对伦敦、鹿特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等五个港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得出上海港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最低的结论。并且指出上海港航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在于:企业难以获得足够信息寻找上、下游服务商,企业化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政府产业政策引导,港航公共服务机构不到位,港航企业间缺乏联系。 7、通过对上海港航产业成长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上海港航业规模初步形成,产业链逐渐完整,产业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但是要实现上海港航业在质的区间的快速成长,完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向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跨越的使命,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上的完善:形成高效的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机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区域集疏运网络、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学位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52
【部分图文】:

曲线,产业生命周期,增加值


图 2-1 产业生命周期的一般形态资料来源: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产业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特征如下(表 2-1):表 2-1 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形成期 成长期 成熟期 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曲线上升且凸向横轴曲线上升且凹向横轴曲线下降且凹向横轴曲凸阶段特征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快速上升,但总体水平不高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在高水平上以减速度上升(缓慢上升)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以加速度下降产业率缓资料来源:陈晓涛.产业演进论[D].成都:四川大学,2007.1、形成期

国际航运中心,构成关系,网络体系,港口


图 2-8 国际航运中心与港口网络体系的构成关系资料来源:王杰.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一)国际航运中心的地域演变18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历了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三次大转移,国际航运中心也先后在西欧、北美、东亚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如表 2-2 所示。16 世纪的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环球航海探险,开辟了环球航海的航线,带动了西欧的航海事业发展,在西欧初步形成了一批拥有国际航线的航运中心,如伦敦、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港口,初具了国际航运中心的雏形。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欧洲爆发了产业革命,形成了西欧经济发达地区,英国经济崛起,成为“世界工厂”,西欧及其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形成了以西欧及其英国为重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相应形成了以西欧及其英国为核心的世界航运中心,使伦敦成为世界上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第一代国

产业成长,港航,资料来源,轨迹


部门的增长率。如果该产业部门增长率在两个时期均高于平均增长业成长的中级阶段;如果前一时期大体接近平均增长率,而在后一平均增长率,则为产业成长的低级阶段;如果在前一时期高于平均后一时期增长率逐渐低于平均增长率,则为产业成长的高级阶段;期低于平均增长率,而在后一时期增长率逐渐高于平均增长率,则后高级阶段。采用这种相对衡量的方法,不论经济增长或者下降,济整体增长趋势对产业产出增长的短期冲击影响。港航产业成长的阶段特征分析产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港航产业图 3-2 所示。本文采用上文所述的产出增长率法对港航产业的成长,并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结论,根据港航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对港航产业成长进行了阶段划分,勾勒了港航产业成长轨迹。处于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嘉晨;真虹;;航运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演进动力[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小勇;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芳;浅析我国企业应如何运用FFA对国际油轮运价波动进行风险控制[D];复旦大学;2012年

2 陶加源;武汉航运中心与武汉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彦兵;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演进共生模式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9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9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