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农产品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效应

发布时间:2017-04-07 13:25

  本文关键词:基于农产品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逐渐加深,伴随着合作的深入,竞争也显得越来越剧烈,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寻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布局全球化战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强调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繁荣。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和升级也显得极其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增长情况以及农产品领域的进出口贸易状况,旨在通过对中国和东盟成员国之间进行相关的经济分析,探讨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经济、农产品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效应时,采用CMS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东盟市场需求的增加;竞争力效应也是影响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自贸区建立之后,我国农产品的产品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并与东盟市场的需求相匹配;自贸区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相对前期较好的适应东盟对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结构变化,在需求较快的商品上拥有较大的份额和竞争力。 另外用G-L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自贸区内农产品的产业贸易进行衡量。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同,且呈相对平稳的发展趋势;近年中国在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这5个国家之间的主要贸易方式呈现出逐渐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 因此,本文在研究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的一些现实情况和产品贸易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就如何更好地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持续性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中国在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构建和实施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农产品 G-L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CMS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7;F323.7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6
  • 1.2.1 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外研究12-13
  • 1.2.2 农产品贸易的文献研究13-15
  • 1.2.3 文献述评15-16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6-17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17-18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18-20
  • 2 理论和现实20-28
  • 2.1 理论基础20-25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20-21
  • 2.1.2 比较优势理论21-23
  • 2.1.3 产业内贸易理论23-24
  • 2.1.4 竞争优势理论24-25
  • 2.2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现实分析25-28
  • 2.2.1 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介绍25
  • 2.2.2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进程25-28
  • 3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状况分析28-50
  • 3.1 区域内贸易分析28-38
  • 3.1.1 区域内贸易总额增长28-32
  • 3.1.2 区域内贸易结构分析32-38
  • 3.2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分析38-47
  • 3.2.1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一般分析38-39
  • 3.2.2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39-45
  • 3.2.3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45-47
  • 3.3 小结47-50
  • 4 基于CMS模型研究中国-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50-55
  • 4.1 CMS模型简介50-52
  • 4.1.1 CMS模型理论基础50-51
  • 4.1.2 CMS 模型构建51-52
  • 4.2 CMS模型测算结果分析52-54
  • 4.3 小结54-55
  • 5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55-61
  • 5.1 产业内贸易指数55-56
  • 5.1.1 G-L指数55-56
  • 5.1.2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56
  • 5.2 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56-58
  • 5.2.1 G-L指数衡量56-57
  • 5.2.2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衡量57-58
  • 5.3 小结58-61
  • 6 结论和建议61-67
  • 6.1 本文的基本结论61-63
  • 6.1.1 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的效应61
  • 6.1.2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品贸易特点61-62
  • 6.1.3 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特点62-63
  • 6.2 本文的政策建议63-67
  • 6.2.1 促进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63-64
  • 6.2.2 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持续发展对策64-65
  • 6.2.3 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65-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录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冼国义;区域经济合作: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4年12期

2 李皖南;;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投资效应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3 刘艺卓;;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我国乳品进口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张振;乔娟;;影响我国猪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5 曹宏苓;;一般均衡分析在自由贸易区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06期

6 杨枝煌;;中国自由贸易区科学发展的战略推进[J];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04期

7 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8 徐晓玲;;关于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研究[J];经济问题;2005年11期

9 陈雷,李坤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10 刘星;阎建R

本文编号:290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0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0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