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与功能定位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3 19:17
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区位条件,制定了面向21世纪发展国际贸易尤其集装箱贸易的经济政策,加紧港口的扩建和改造,以增强港口的吞吐能力,并且加强了港口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港口在一定区域内的组合协调发展已成共识。 本论文以长江三角洲为重点研究区域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上海、江苏、浙江历史上形成的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优势,为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重视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研究、合理分工及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愈发显得紧迫而必要。 本论文重点探讨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三角洲港口航运体系。第一章从基本的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港口与区域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港口作为城市发展的流通口岸之一、交通运输的一种方式在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港口群,因此,港口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港口之间、区域经济之间、区域港口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章运用港口吞吐量等指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竞争现状...
【文章来源】: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七大港口吞吐量发展情况
年度一七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情况从图2一2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上海港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的明显优势,它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港口。而宁波港近几年也是发展快速。同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的速度,己经对上海港的水深情况,泊位数目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新一轮的上海深水港建设刻不容缓。3.外贸吞吐量衡量一个港口的竞争力,外贸吞吐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外贸吞吐量反映一个港口及其所依托的经济腹地的外贸依存度,所以它是我们评价一个港口竞争力的指标。表2一3七大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发展情况表单位:万吨年年年199222199333199444199555199666199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运动分析[J]. 陆军.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1(02)
[2]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及其核心城市上海的功能定位[J]. 谷人旭,殷为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01)
[3]论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J]. 刘秉镰. 天津社会科学. 2000(06)
[4]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结构分析及发展走势[J]. 易志云. 中国软科学. 2000(07)
[5]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J]. 杨华雄. 中国港口. 2000(06)
[6]港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 肖克平. 中国港口. 2000(05)
[7]新经济时代的港口物流中心的地位与功能特征[J]. 宋柏. 中国港口. 2000(05)
[8]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J]. 李王鸣. 经济地理. 2000(02)
[9]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集装箱枢纽港[J]. 侯荣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我国沿海港口布局及发展趋势[J]. 戴大双,王六芳,陈德智. 中国港口. 2000(03)
本文编号:2955345
【文章来源】: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七大港口吞吐量发展情况
年度一七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情况从图2一2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上海港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的明显优势,它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港口。而宁波港近几年也是发展快速。同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的速度,己经对上海港的水深情况,泊位数目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新一轮的上海深水港建设刻不容缓。3.外贸吞吐量衡量一个港口的竞争力,外贸吞吐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外贸吞吐量反映一个港口及其所依托的经济腹地的外贸依存度,所以它是我们评价一个港口竞争力的指标。表2一3七大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发展情况表单位:万吨年年年199222199333199444199555199666199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运动分析[J]. 陆军.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1(02)
[2]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及其核心城市上海的功能定位[J]. 谷人旭,殷为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01)
[3]论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J]. 刘秉镰. 天津社会科学. 2000(06)
[4]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结构分析及发展走势[J]. 易志云. 中国软科学. 2000(07)
[5]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J]. 杨华雄. 中国港口. 2000(06)
[6]港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 肖克平. 中国港口. 2000(05)
[7]新经济时代的港口物流中心的地位与功能特征[J]. 宋柏. 中国港口. 2000(05)
[8]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J]. 李王鸣. 经济地理. 2000(02)
[9]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集装箱枢纽港[J]. 侯荣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我国沿海港口布局及发展趋势[J]. 戴大双,王六芳,陈德智. 中国港口. 2000(03)
本文编号:2955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5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