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群式发展观与动态能力观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19:4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的高速进步,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而高新区则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地理载体。我国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紧跟世界步伐,积极发展信息技术、通信电子、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将高新区建设成为高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平台,更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8月国家火炬计划开始实施之后,国务院陆续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建立,为促进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这53个高新区中,有发展迅猛、成绩斐然的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也有发展情况不尽如人意的如保定、南昌、鞍山、厦门、海南、南宁、宝鸡等高新区。这些显著存在的高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当然有地区经济环境及科研力量影响的原因,但这些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吗?有没有更普遍的可以解释高新区发展水平的理论体系?能否探究发展水平良好的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并成功应用到发展相对落后的高新区?有什么可行措施和政策建议?这些都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现实问题,本文开篇首先对比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并从学术界普遍公认的集群视角进一步深入分析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IC产业引导新竹科技园区集群式发展Figure1-5DevelopmentinClusteroftheHsinchScienceBasedIndustrialParkleadingbyICindustry
不断地缩小同世界前沿的差距,但其差距总维持在 3~5 年的差距。自从新的关联模式形成后,制程能力一下缩短到 1~2 年,如图 1-6 中的 1988 年。很快到 1990 年,I产业的技术能力已经能保持与世界前沿的同步发展,设计制造能力达到 0.8 微米的水平,除了 1992 年略有差距外,基本上保持了世界前沿的水平。在设计活动上,部分芯片、芯片组的设计能力上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成为世界上 IC 产业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IC 代工开始占世界第一(占有 64.6%的市场份额),IC 设计居全球第二位,各种芯片组、专业特色芯片的生产和设计,甚至左右着世界 IC 产品的价格和行情变动特别是这样的高科技发展仅有 20 年的时间,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的产值就进入全球排名的前 4 名,超越了不少大的欧洲国家。这样的成就与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建构技术能力的机制,尤显特殊(Ernst,Ganiatsos&Mytelka,1998)和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由于台湾新竹园区的 IC 集群的全球关联特征,其成为全球半导体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相对而言,比自主独立的韩日半导体厂商,更加影响全球,特别是美国的硅谷地区的主要半导体厂商的发展(徐进钰,199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AHP模糊评价[J]. 刘鸿渊,曾艳琳. 科技管理研究. 2007(02)
[2]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 张昕. 企业家天地. 2007(01)
[3]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陈宝明. 科技和产业. 2006(11)
[4]企业战略能力测度研究[J]. 宋旭琴. 科技与管理. 2006(06)
[5]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研究[J]. 李沛君. 企业经济. 2006(09)
[6]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素质工程建设[J]. 吴俊春.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3)
[7]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刘徐方.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06)
[8]市场环境、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的绩效表现——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绩效表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孙早,刘庆岩. 南开经济研究. 2006(02)
[9]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 高建丽. 商场现代化. 2006(10)
[10]财务资源的识别和分析[J]. 施金龙,魏娜. 金融经济. 2006(06)
博士论文
[1]区域企业集群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 徐占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D]. 程大涛.浙江大学 2003
[3]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D].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邓小平科技思想与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D]. 于怀彬.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7319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IC产业引导新竹科技园区集群式发展Figure1-5DevelopmentinClusteroftheHsinchScienceBasedIndustrialParkleadingbyICindustry
不断地缩小同世界前沿的差距,但其差距总维持在 3~5 年的差距。自从新的关联模式形成后,制程能力一下缩短到 1~2 年,如图 1-6 中的 1988 年。很快到 1990 年,I产业的技术能力已经能保持与世界前沿的同步发展,设计制造能力达到 0.8 微米的水平,除了 1992 年略有差距外,基本上保持了世界前沿的水平。在设计活动上,部分芯片、芯片组的设计能力上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成为世界上 IC 产业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IC 代工开始占世界第一(占有 64.6%的市场份额),IC 设计居全球第二位,各种芯片组、专业特色芯片的生产和设计,甚至左右着世界 IC 产品的价格和行情变动特别是这样的高科技发展仅有 20 年的时间,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的产值就进入全球排名的前 4 名,超越了不少大的欧洲国家。这样的成就与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建构技术能力的机制,尤显特殊(Ernst,Ganiatsos&Mytelka,1998)和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由于台湾新竹园区的 IC 集群的全球关联特征,其成为全球半导体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相对而言,比自主独立的韩日半导体厂商,更加影响全球,特别是美国的硅谷地区的主要半导体厂商的发展(徐进钰,199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AHP模糊评价[J]. 刘鸿渊,曾艳琳. 科技管理研究. 2007(02)
[2]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 张昕. 企业家天地. 2007(01)
[3]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陈宝明. 科技和产业. 2006(11)
[4]企业战略能力测度研究[J]. 宋旭琴. 科技与管理. 2006(06)
[5]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研究[J]. 李沛君. 企业经济. 2006(09)
[6]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素质工程建设[J]. 吴俊春.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3)
[7]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刘徐方.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06)
[8]市场环境、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的绩效表现——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绩效表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孙早,刘庆岩. 南开经济研究. 2006(02)
[9]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 高建丽. 商场现代化. 2006(10)
[10]财务资源的识别和分析[J]. 施金龙,魏娜. 金融经济. 2006(06)
博士论文
[1]区域企业集群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 徐占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D]. 程大涛.浙江大学 2003
[3]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D].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邓小平科技思想与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D]. 于怀彬.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7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5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