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亚跨国公司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1-05 11:40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最有力的经济实体,它的跨国界行为打破了民族国家的藩篱,模糊了“低级政治”与“高级政治”的传统界限。单个国家难以控制跨国公司行为,这为多边机制合作深化地区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根据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轨迹理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亚国家,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各有特色。但它们都对本地区的贸易增长、产业分工体系形成、技术进步以及金融合作产生了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不仅于此,交互投资的增长带来了多领域的外溢,增进了集体认同,给地区各国政府提供平台进行规范和制度上的合作,以及为追求获益均衡分配进行政策上的协调。东亚跨国公司区域内直接投资可以实现“高级政治”意义。因此,东亚一体化必然从经济一体化入手,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要保障投资的自由化,核心推动力则是东亚跨国公司区域内直接投资。 作为在本地区具有大国责任的中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应推进具备条件的本国跨国公司加大区域内直接投资力度,这不仅关乎东亚一体化的领导权之争,也有利于地区各国与地区整体的共赢。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 关于论文的研究主题及主旨
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3. 本文结构安排
二、东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1. 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 日本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3. 四小龙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4. 东盟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三、东亚跨国公司区域内直接投资促进经济一体化
1. 东亚跨国公司的交互投资行为促进区域内部贸易
2. 东亚跨国公司的交互投资行为促成地区国际分工
3. 东亚跨国公司与地区技术进步
4. 东亚跨国公司引发地区金融合作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其他领域的扩展
1. 外溢
2. 集体认同
3. 规范与制度的趋同
4. 追求公平
五、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跨国公司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2. 中国跨国公司的“走出去”是大国责任的体现
3. 中国跨国公司地区影响的放大关乎东亚一体化的领导权
六、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与东盟科技合作研究[J]. 毕世鸿. 东南亚纵横. 2005(06)
[2]东亚的地区一体化动向与投资、贸易流向[J]. 西泽信善,刘晓民. 南洋资料译丛. 2005(02)
[3]西方区域一体化理论述评[J]. 焦玉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4]培育中国跨国公司的意义与方略[J]. 徐强. 国际经济合作. 2005(05)
[5]新地区主义范式及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解释[J]. 杨权. 世界经济研究. 2005(04)
[6]从功能主义到建构主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三种范式[J]. 张云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4)
[7]浅议集体认同的缺失与美欧矛盾[J]. 李明,曹用,商永.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02)
[8]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J]. 樊莹. 国际经济合作. 2005(03)
[9]浅析东亚一体化的动因[J]. 涂荣娟.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10]欧盟一体化发展的溢出效应[J]. 邱芝.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1)
博士论文
[1]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D]. 肖欢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集体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的建构[D]. 李细兰.吉林大学 2005
[2]东亚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D]. 田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本文编号:2958594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 关于论文的研究主题及主旨
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3. 本文结构安排
二、东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1. 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 日本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3. 四小龙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4. 东盟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三、东亚跨国公司区域内直接投资促进经济一体化
1. 东亚跨国公司的交互投资行为促进区域内部贸易
2. 东亚跨国公司的交互投资行为促成地区国际分工
3. 东亚跨国公司与地区技术进步
4. 东亚跨国公司引发地区金融合作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其他领域的扩展
1. 外溢
2. 集体认同
3. 规范与制度的趋同
4. 追求公平
五、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跨国公司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2. 中国跨国公司的“走出去”是大国责任的体现
3. 中国跨国公司地区影响的放大关乎东亚一体化的领导权
六、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与东盟科技合作研究[J]. 毕世鸿. 东南亚纵横. 2005(06)
[2]东亚的地区一体化动向与投资、贸易流向[J]. 西泽信善,刘晓民. 南洋资料译丛. 2005(02)
[3]西方区域一体化理论述评[J]. 焦玉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4]培育中国跨国公司的意义与方略[J]. 徐强. 国际经济合作. 2005(05)
[5]新地区主义范式及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解释[J]. 杨权. 世界经济研究. 2005(04)
[6]从功能主义到建构主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三种范式[J]. 张云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4)
[7]浅议集体认同的缺失与美欧矛盾[J]. 李明,曹用,商永.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02)
[8]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J]. 樊莹. 国际经济合作. 2005(03)
[9]浅析东亚一体化的动因[J]. 涂荣娟.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10]欧盟一体化发展的溢出效应[J]. 邱芝.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1)
博士论文
[1]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D]. 肖欢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集体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的建构[D]. 李细兰.吉林大学 2005
[2]东亚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D]. 田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本文编号:295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5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