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20:49
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港群间、港群内部不同港口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动态性、阶段性等特征。作为综合运输链的枢纽环节和现代物流业的主要平台,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激活了周边区域的生产要素,港口城市(区域)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二是以港口为节点展开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发展的实践表明,正确判断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所处的阶段,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顺应其空间效应,己成为港口城市(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地区,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外向一体化与内向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增长区域和东部沿海地带的新兴增长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该区域集装箱港群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长期以来港口间无序竞争激烈,区域港口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这对其自身发展及其依托城市的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正确把握港口体系演化阶段,分析港口及体系发展效应的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加快实现集装箱港口资源整合,这已成为长三角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所需解决的迫切问...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Fig.2·1ThecnoatnierChnaZiiarstemOftheDelat
图3一1长三角集装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化Fig.3一1Indus坷sUrtcutrevoelutionofeont司血erPorteitiesnihtey缸lgtzeDelta通过图3一1可以看出,整体上各港口城市第三产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2000年南京、上海和舟山的第三产业产值更是超过第二产业产值;2003年除了常州、嘉兴的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外,其余集装箱港口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均出现了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是长三角各地区都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流域转移的有利机遇,均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这无疑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其二是2003年旅游、餐饮等行业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明显,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2重化工化进程加速推进随着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港口的低运费空间效应不断加强,港口城市的工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轻工业占很大比重
图3一1长三角集装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化Fig.3一1Indus坷sUrtcutrevoelutionofeont司血erPorteitiesnihtey缸lgtzeDelta通过图3一1可以看出,整体上各港口城市第三产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2000年南京、上海和舟山的第三产业产值更是超过第二产业产值;2003年除了常州、嘉兴的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外,其余集装箱港口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均出现了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是长三角各地区都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流域转移的有利机遇,均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这无疑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其二是2003年旅游、餐饮等行业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明显,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2重化工化进程加速推进随着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港口的低运费空间效应不断加强,港口城市的工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轻工业占很大比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对南京地区土壤多样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 孙燕瓷,张学雷,程训强,王辉,檀满枝,陈杰. 地理学报. 2006(03)
[2]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 经济地理. 2005(03)
[3]浅议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集装箱港口经营的策略创新[J]. 杨乐能. 珠江水运. 2005(05)
[4]从港城关系看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J]. 狄乾斌,韩增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02)
[5]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优化研究[J]. 林艳君. 现代城市研究. 2004(12)
[6]港口城市发展模式及发展策略——以镇江为例[J]. 姜石良,杨山. 规划师. 2004(11)
[7]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J]. 曹有挥,李海建,陈雯. 地理学报. 2004(06)
[8]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 徐质斌,朱毓政.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05)
[9]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J]. 陈修颖,陆林. 经济地理. 2004(03)
[10]港口物流发展研究[J]. 徐金伟. 世界海运. 2004(02)
博士论文
[1]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 韩增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 徐杏.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及港口群合理定位的研究[D]. 高鸿丽.上海海运学院 2002
本文编号:2961237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Fig.2·1ThecnoatnierChnaZiiarstemOftheDelat
图3一1长三角集装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化Fig.3一1Indus坷sUrtcutrevoelutionofeont司血erPorteitiesnihtey缸lgtzeDelta通过图3一1可以看出,整体上各港口城市第三产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2000年南京、上海和舟山的第三产业产值更是超过第二产业产值;2003年除了常州、嘉兴的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外,其余集装箱港口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均出现了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是长三角各地区都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流域转移的有利机遇,均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这无疑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其二是2003年旅游、餐饮等行业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明显,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2重化工化进程加速推进随着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港口的低运费空间效应不断加强,港口城市的工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轻工业占很大比重
图3一1长三角集装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化Fig.3一1Indus坷sUrtcutrevoelutionofeont司血erPorteitiesnihtey缸lgtzeDelta通过图3一1可以看出,整体上各港口城市第三产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2000年南京、上海和舟山的第三产业产值更是超过第二产业产值;2003年除了常州、嘉兴的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外,其余集装箱港口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均出现了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是长三角各地区都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流域转移的有利机遇,均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这无疑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其二是2003年旅游、餐饮等行业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明显,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2重化工化进程加速推进随着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港口的低运费空间效应不断加强,港口城市的工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轻工业占很大比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对南京地区土壤多样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 孙燕瓷,张学雷,程训强,王辉,檀满枝,陈杰. 地理学报. 2006(03)
[2]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 经济地理. 2005(03)
[3]浅议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集装箱港口经营的策略创新[J]. 杨乐能. 珠江水运. 2005(05)
[4]从港城关系看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J]. 狄乾斌,韩增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02)
[5]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优化研究[J]. 林艳君. 现代城市研究. 2004(12)
[6]港口城市发展模式及发展策略——以镇江为例[J]. 姜石良,杨山. 规划师. 2004(11)
[7]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J]. 曹有挥,李海建,陈雯. 地理学报. 2004(06)
[8]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 徐质斌,朱毓政.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05)
[9]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J]. 陈修颖,陆林. 经济地理. 2004(03)
[10]港口物流发展研究[J]. 徐金伟. 世界海运. 2004(02)
博士论文
[1]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 韩增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 徐杏.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及港口群合理定位的研究[D]. 高鸿丽.上海海运学院 2002
本文编号:2961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6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