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莞产业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4:20
改革开放30年,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一个知名的工业制造重镇,使东莞模式闻名遐迩。东莞模式,就是指由东莞提供土地、有可能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中国内地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外商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是出口到国外市场。这一模式为东莞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东莞经济的发展,种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益。如今,传统东莞模式能量释放已近极限,面临着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遭遇供给要素的制约、低端化的产业结构限制经济竞争力、对外资和进出口的过分依赖影响经济稳定等问题。而2007年8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东莞模式的各种危机更显突出,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打击。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东莞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对策。首先介绍了东莞模式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现状,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东莞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制;然后分析了东莞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东莞经济受到的影响;最后针对现阶段东莞面临的问题和东莞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东莞产业转型的近期对策和中长期措施。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回顾
1.2.2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文创新
第2章 东莞模式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状况
2.1 东莞模式的形成条件
2.1.1 区位相对优势
2.1.2 改革开放和产业转移的时机
2.1.3 思想解放,抓住了机遇
2.2 东莞经济的发展状况
2.3 东莞模式的特点与运行机制
2.3.1 东莞模式的特点
2.3.2 东莞模式特点的实证分析
2.3.3 东莞模式的运行机制
第3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东莞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东莞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东莞经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大
3.1.2 东莞出口导向型经济抗风险能力差
3.1.3 东莞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3.1.4 东莞资源环境瓶颈现象凸显
3.2 金融危机下各种危机日趋严重
3.2.1 美国金融危机的基本情况
3.2.2 金融危机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3.2.3 金融危机对东莞产业转型的影响
第4章 东莞模式产业转型的策略建议
4.1 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2 进一步提升东莞的产业集群优势
4.3 大力推动外资企业本土化和本土企业转型升级
4.4 积极把握自身优势和机遇发展第三产业
4.5 努力打造“东莞制造”城市品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莞模式的成就、挑战与未来[J]. 孙霄汉.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2]加快建设东莞现代产业体系研究[J]. 周致纳,邓宇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8(06)
[3]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陈秀梅.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4)
[4]东莞外向型经济的提升策略研究[J]. 张晓群.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2)
[5]服务外包将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J]. 成磊. 大经贸. 2008(01)
[6]东莞模式未来的选择[J]. 许新华,张如云. 特区经济. 2007(07)
[7]对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研究[J]. 李玉辉. 技术与市场. 2006(08)
[8]苏州外资经济的未来走向——兼与东莞模式的比较[J]. 孙肖远. 安徽决策咨询. 2004(10)
[9]环境污染对东莞市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 地理科学. 2004(04)
[1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 郝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03)
本文编号:3147717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回顾
1.2.2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文创新
第2章 东莞模式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状况
2.1 东莞模式的形成条件
2.1.1 区位相对优势
2.1.2 改革开放和产业转移的时机
2.1.3 思想解放,抓住了机遇
2.2 东莞经济的发展状况
2.3 东莞模式的特点与运行机制
2.3.1 东莞模式的特点
2.3.2 东莞模式特点的实证分析
2.3.3 东莞模式的运行机制
第3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东莞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东莞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东莞经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大
3.1.2 东莞出口导向型经济抗风险能力差
3.1.3 东莞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3.1.4 东莞资源环境瓶颈现象凸显
3.2 金融危机下各种危机日趋严重
3.2.1 美国金融危机的基本情况
3.2.2 金融危机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3.2.3 金融危机对东莞产业转型的影响
第4章 东莞模式产业转型的策略建议
4.1 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2 进一步提升东莞的产业集群优势
4.3 大力推动外资企业本土化和本土企业转型升级
4.4 积极把握自身优势和机遇发展第三产业
4.5 努力打造“东莞制造”城市品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莞模式的成就、挑战与未来[J]. 孙霄汉.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2]加快建设东莞现代产业体系研究[J]. 周致纳,邓宇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8(06)
[3]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陈秀梅.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4)
[4]东莞外向型经济的提升策略研究[J]. 张晓群.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2)
[5]服务外包将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J]. 成磊. 大经贸. 2008(01)
[6]东莞模式未来的选择[J]. 许新华,张如云. 特区经济. 2007(07)
[7]对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研究[J]. 李玉辉. 技术与市场. 2006(08)
[8]苏州外资经济的未来走向——兼与东莞模式的比较[J]. 孙肖远. 安徽决策咨询. 2004(10)
[9]环境污染对东莞市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 地理科学. 2004(04)
[1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 郝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03)
本文编号:3147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14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