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与中国连境贸易
发布时间:2021-05-07 18:22
边境贸易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和贸易理论认为,由于边界的存在,消费者或生产者远离市场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将使消费商品的价格提升,进而限制市场范围和消费者数量,使边境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的荒漠地带,即“中心——外围”结构中的外围地区。而新经济地理学认为,边境贸易运输成本的下降会吸引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边境地区集中,使商品与要素自由流动性增强,进而形成集聚效益,促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同时,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下,边境地区因集聚获得的某种优势将得到强化,地区之间的分工模式得以形成。边境地区这种循环累积结果又进一步吸引生产者与消费者向边境地区集中,逐渐形成若干边境经济“增长极”,并辐射一定范围的腹地,从而带动整个边疆地区的经贸发展。目前,国内对边境贸易中边界效应问题、区域物流一体化中交通运输一体化问题、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和深入。然而这三个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不是孤立的,边境贸易中边界从“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的转化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降低跨境运输成本,而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可以解决降低区域内运输成本,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解决跨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尝试以三...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中国边境贸易发展概论
2.1 中国边境贸易发展历程
2.2 边境贸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2.3 中国边境贸易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2.4 中国边境贸易的区域差异
2.5 中国边境贸易地域系统的形成
3 现代物流运输与中国边境贸易
3.1 区域物流与中国边境贸易
3.2 现代物流运输与中国边境贸易
3.3 中国沿边省区发展现代物流运输的措施
4 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和构建思路
4.1 现实基础分析
4.2 构建思路
5 中国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的构建
5.1 东北部——东北亚国家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构建
5.2 西北部——中亚国家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的构建(以中哈为例)
5.3 西南部——南亚、东南亚国家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构建
6 结语
6.1 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是我国边境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选择
6.2 跨边界物流运输一体化面临重重困境
6.3 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将对沿边省区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6.4 论文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分析[J]. 李巧云,孙文军. 中国商贸. 2010(19)
[2]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J]. 过娴.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9)
[3]新疆边境贸易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王克林,何伦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中的中俄边境贸易研究[J]. 赫英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3)
[5]区域合作、利益协调与机制设计——基于泛珠三角与东盟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J]. 程永林. 东南亚研究. 2009(02)
[6]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构建[J]. 苏春玲. 中国市场. 2008(19)
[7]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现状探析[J]. 于滨.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1)
[8]东北地区边境口岸体系的建设及存在的问题[J]. 李玉潭,吴亚军. 东北亚论坛. 2007(06)
[9]试论现代物流的地理学研究及发展趋势[J]. 王成金. 人文地理. 2006(06)
[10]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李爱国,黄建宏. 改革与战略. 2006(11)
本文编号:3173855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中国边境贸易发展概论
2.1 中国边境贸易发展历程
2.2 边境贸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2.3 中国边境贸易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2.4 中国边境贸易的区域差异
2.5 中国边境贸易地域系统的形成
3 现代物流运输与中国边境贸易
3.1 区域物流与中国边境贸易
3.2 现代物流运输与中国边境贸易
3.3 中国沿边省区发展现代物流运输的措施
4 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和构建思路
4.1 现实基础分析
4.2 构建思路
5 中国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的构建
5.1 东北部——东北亚国家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构建
5.2 西北部——中亚国家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的构建(以中哈为例)
5.3 西南部——南亚、东南亚国家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构建
6 结语
6.1 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是我国边境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选择
6.2 跨边界物流运输一体化面临重重困境
6.3 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将对沿边省区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6.4 论文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分析[J]. 李巧云,孙文军. 中国商贸. 2010(19)
[2]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J]. 过娴.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9)
[3]新疆边境贸易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王克林,何伦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中的中俄边境贸易研究[J]. 赫英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3)
[5]区域合作、利益协调与机制设计——基于泛珠三角与东盟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J]. 程永林. 东南亚研究. 2009(02)
[6]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构建[J]. 苏春玲. 中国市场. 2008(19)
[7]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现状探析[J]. 于滨.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1)
[8]东北地区边境口岸体系的建设及存在的问题[J]. 李玉潭,吴亚军. 东北亚论坛. 2007(06)
[9]试论现代物流的地理学研究及发展趋势[J]. 王成金. 人文地理. 2006(06)
[10]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李爱国,黄建宏. 改革与战略. 2006(11)
本文编号:3173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17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