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13:37
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平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社会经济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而水资源管理的滞后使得大部分地区用水浪费、水污染问题突出,这加剧了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供给形势,相当多的城市发展面临着缺水的制约,部分农村人口无法用上干净的饮用水。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2001)所指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效率问题。 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水资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利用方式等诸多变量的不同,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进行识别,剖析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空间差异的因素,从而得出不同空间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研究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可能途径,也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统筹区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一研究对于深刻认识水资源问题,针对不同区域...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997~2X(抖年全国主要用水指标变化
2以峙年三大地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大地带来看,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东部明2(XX)年以来三大地带的水资源利用效效率区域差异收敛性分析散度比较可以通过比较变异系数(cooffici异系数大的则离散程度大,计算公式为:均数)。通过相对差距指标中的变异系数利用效率差距的直观认识。表3给出了区和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区域万元GDP用水元GDP用水量的差距整体都呈现出下降20(卫)2(刃4年两个时间段内都大致平稳,
李世样: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研究用水量的差距却表现为上升趋势,也就是说1997年以差距一直在扩大。也可看出,三大地带内的万元GDP水平,差距水平最大的为西部,其次为东部、中部。1997一2《X)4年中国三大地带万元GDP用水量的变异系数值全国东部中部西部0.927910.4766970.33959090.77226420.964970.5335950.36890410.8018880.999240.5065270.36X(科310.8085370.951140.5287740.37910560.7515580.946770.5593020.34838620749587093430.5714050.3279(场20.7305760.893330.6170810.34574120.6964160.傲为410.翻月4790.37165610.710778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水型社会:理论及其在西北地区的实践与对策[J]. 张爱胜,李锋瑞,康玲芬. 中国软科学. 2005(10)
[2]武汉市水价上调的政策效应分析[J]. 李世祥,吴巧生,刘爱新,易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9)
[3]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仅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J]. 张远.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5(09)
[4]生态型管理——一种新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安排[J]. 吴巧生,李世祥. 中国水利. 2005(13)
[5]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J]. 王亚华. 中国水利. 2005(13)
[6]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 刘毅,董藩.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7]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J]. 陈莹,刘昌明,赵勇. 水科学进展. 2005(01)
[8]水资源利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余艳琴,余志勇.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4)
[9]区域水资源禀赋差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 叶慧,李海鹏,王雅鹏. 中国农村经济. 2004(06)
[10]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J]. 徐中民,龙爱华,张志强. 地理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343268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997~2X(抖年全国主要用水指标变化
2以峙年三大地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大地带来看,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东部明2(XX)年以来三大地带的水资源利用效效率区域差异收敛性分析散度比较可以通过比较变异系数(cooffici异系数大的则离散程度大,计算公式为:均数)。通过相对差距指标中的变异系数利用效率差距的直观认识。表3给出了区和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区域万元GDP用水元GDP用水量的差距整体都呈现出下降20(卫)2(刃4年两个时间段内都大致平稳,
李世样: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研究用水量的差距却表现为上升趋势,也就是说1997年以差距一直在扩大。也可看出,三大地带内的万元GDP水平,差距水平最大的为西部,其次为东部、中部。1997一2《X)4年中国三大地带万元GDP用水量的变异系数值全国东部中部西部0.927910.4766970.33959090.77226420.964970.5335950.36890410.8018880.999240.5065270.36X(科310.8085370.951140.5287740.37910560.7515580.946770.5593020.34838620749587093430.5714050.3279(场20.7305760.893330.6170810.34574120.6964160.傲为410.翻月4790.37165610.710778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水型社会:理论及其在西北地区的实践与对策[J]. 张爱胜,李锋瑞,康玲芬. 中国软科学. 2005(10)
[2]武汉市水价上调的政策效应分析[J]. 李世祥,吴巧生,刘爱新,易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9)
[3]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仅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J]. 张远.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5(09)
[4]生态型管理——一种新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安排[J]. 吴巧生,李世祥. 中国水利. 2005(13)
[5]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J]. 王亚华. 中国水利. 2005(13)
[6]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 刘毅,董藩.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7]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J]. 陈莹,刘昌明,赵勇. 水科学进展. 2005(01)
[8]水资源利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余艳琴,余志勇.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4)
[9]区域水资源禀赋差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 叶慧,李海鹏,王雅鹏. 中国农村经济. 2004(06)
[10]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J]. 徐中民,龙爱华,张志强. 地理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3432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3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