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11:17
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国情,使我国现代物流业既有较好的发展机遇,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目前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正在由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向完全的中间产品型产业转变,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之一,但也要看到,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是正日益突显为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瓶颈产业。如何突破“瓶颈”,理性地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笔者认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整合基础上,通过体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要是改变重“大而全,小而全”而轻外包、重技术而轻体制、重增量而轻存量等传统的物流观念,站在市场经济的新平台,树立起大物流、大市场、大中心现代物流新理念。深化物流体制改革,重点是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改变物流运作管理政出多门且不协调、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行业垄断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对外超国民待遇、对内非国民待遇等状况。要建立一个权威的物流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要在物流运作的一般竞争性环节,尤其是在与国际物流接轨的远洋和航空运输环节和作为我国货运物流主要手段的铁路运输环节,要努力降低国有资本的比重。要简化设立物流服务企业或企业经营物流服务的行政审批办法,放宽对企业运...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沙物流园区分布图
煌??樱??哉?谛纬梢猿ど澄?行牡摹熬?萌Α薄?见图5.2)该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4年达到430亿美元,占整个湖南省国内生产总值.560亿美元的76%。图5.2长沙市与周边大城市距离图(2)长沙的基础设施优势。初步形成以湘江河港、空港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把长沙与国内国际的广大地区和市场联系起来。河运是长途国内运输最经济的一种方法,通常货物会经上海运往其他沿海城市,例如广州、青岛或者天津。长沙新港口,位于湘江上的霞凝港,于2004年起用,是中国23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目前年集装箱吞吐量为6万标准箱(“TEU”)。从长沙港运输一个20尺集装箱普通货物到上海,所需费用为240美元,其中包括了各种港口费用,所需时间约为4天。在国际海运中,上海和深圳是两个主要的转港口。从长沙进行国际海运时,上海和深圳是两个最常用的中转海运港口;运往香港、欧洲或者北美洲的货物一般会先通过铁路运往深圳;运往日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J]. 海峰,张丽立,孙淑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2]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及其特征[J]. 王国华,冯爱兰.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06)
[3]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沈坤荣,马俊. 经济研究. 2002(01)
[4]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J]. 丁俊发. 物流技术. 1998(01)
[5]物流管理系统实时化[J]. 张铎.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1995(05)
[6]“新增长理论”述评[J]. 薛进军. 经济研究. 1993(02)
本文编号:3487141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沙物流园区分布图
煌??樱??哉?谛纬梢猿ど澄?行牡摹熬?萌Α薄?见图5.2)该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4年达到430亿美元,占整个湖南省国内生产总值.560亿美元的76%。图5.2长沙市与周边大城市距离图(2)长沙的基础设施优势。初步形成以湘江河港、空港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把长沙与国内国际的广大地区和市场联系起来。河运是长途国内运输最经济的一种方法,通常货物会经上海运往其他沿海城市,例如广州、青岛或者天津。长沙新港口,位于湘江上的霞凝港,于2004年起用,是中国23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目前年集装箱吞吐量为6万标准箱(“TEU”)。从长沙港运输一个20尺集装箱普通货物到上海,所需费用为240美元,其中包括了各种港口费用,所需时间约为4天。在国际海运中,上海和深圳是两个主要的转港口。从长沙进行国际海运时,上海和深圳是两个最常用的中转海运港口;运往香港、欧洲或者北美洲的货物一般会先通过铁路运往深圳;运往日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J]. 海峰,张丽立,孙淑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2]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及其特征[J]. 王国华,冯爱兰.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06)
[3]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沈坤荣,马俊. 经济研究. 2002(01)
[4]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J]. 丁俊发. 物流技术. 1998(01)
[5]物流管理系统实时化[J]. 张铎.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1995(05)
[6]“新增长理论”述评[J]. 薛进军. 经济研究. 1993(02)
本文编号:3487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8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