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及提升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10 14:00
耕地流转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助力精准扶贫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湖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正向农业强省转变,耕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宏观把握全省耕地流转成熟度状况及区域差异,从湖南省四大异质区域经济板块中选取五个典型农业大县、强县,创新性地提出耕地流转成熟度的概念,探索性地构建起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1185份针对耕地流转主体的有效问卷进行测算,并展开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以点带面,分别设计耕地流转成熟度提升路径,以指导各地规范有序开展耕地流转。主要结论如下:(1)浏阳市的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高,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间达到优质协调状态,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等级为Ⅰ级(“成熟状态”);湘潭县、汉寿县的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较高,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间达到良好协调的状态,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等级为Ⅱ级(“较成熟状态”);耒阳市的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属于中等层次,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间处于中级协调状态,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等级为Ⅳ级(“发...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方法示意图
湖南省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及提升路径13水平、以及实行耕地流转所取得的成效的综合评估,具体而言,它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所具备的流转条件是否成熟,足以支撑流转双方实现自由、多样的流转;耕地流转工作是否产生良好的推行效果,且推行成效稳定;因耕地流转涉及多方主体、且置于宏观外部环境之下,因此在对耕地流转配套条件与耕地流转成效的考量过程中,还需考虑耕地流转涉及的各个主体发挥的作用,以及耕地流转的外部环境。从内涵的界定可知它承接了原有的土地流转成熟度的概念,包含了支撑耕地流转配套条件的建设水平,但它还有所扩展,包含了在其支撑条件下耕地流转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涉及对耕地流转实施绩效的评估。图2-1耕地流转成熟度概念2.2相关理论基础2.2.1人地关系理论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知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原始时期的“天命论”(古希腊《论环境》体现环境决定论思想,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天命论”)和农业文明时期的“天人合一”论;二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人地相关论”或“人类中心论”,除此外还从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解释人地关系;三是上世纪80年代,自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融入人地关系后,人地关系的内涵更为重视人类的能动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注重技术创新对资源环境的改善,追求人地关系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协调[79]。王铮指出现代人地关系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因而人地关系的中心即是PRED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80],申玉铭在PRED
硕士学位论文20主体为主;调查内容涵盖耕地流转认知、耕地流转实行状况、耕地流转保障程度等。在初步整理调研问卷的基础上,针对问卷的数据获取情况及乡村实际的耕地流转现状,对部分乡村进行了补充调查,最终在调研县(市)共对耕地流转主体发放了1256份问卷,浏阳市、湘潭县、汉寿县、耒阳市、龙山县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301份、227份、234份、249份、174份,共1185份,问卷有效率达94.35%。图3-1调研县(市)分布及样本乡镇选取情况3.2.2耕地流转现状分析(1)耕地流转格局在耕地流转规模方面,五个样本县(市)流转规模情况分异较大,浏阳市、汉寿县耕地流转现象较为普遍,耒阳市、湘潭县适中,而龙山县处于起步阶段。据调研所得资料,2017年浏阳市、湘潭县、汉寿县、耒阳市、龙山县的耕地流转面积占其所在县(市)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7.02%、47.19%、55.59%、44.51%、20.30%,五个样本县(市)的耕地流转率按高低排序依次为浏阳市、汉寿县、湘潭县、耒阳市、龙山县。在耕地流转用途方面,整体而言以粮食作物为主,样本县(市)因各地水热优势、地形地貌、农业种植传统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据问卷数据整理,2017年浏阳市耕地流转用途主要用作粮食作物,其优势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ISM的农村居民能源削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滕玉华,张轶之,刘长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3)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J]. 陈坤秋,龙花楼,马历,张英男.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3]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绩效评价及差异分析[J]. 邓楚雄,刘唱唱,孙雄辉,李忠武,李科,万义良. 经济地理. 2019(08)
[4]农户生计视角下农地流转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基于武汉城市圈典型农户调查[J]. 陈曼,甘臣林,梅昀,陈银蓉. 资源科学. 2019(08)
[5]基于改进CRITIC法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J]. 刘淑茹,魏晓晓. 生态经济. 2019(07)
[6]农户感知与响应视角下的确权颁证政策绩效研究——基于江西省的问卷调查[J]. 钱龙,朱红根. 农村经济. 2019(04)
[7]西藏产业扶贫案例分析及启示[J]. 徐爱燕,蒙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8]中国土地流转价格时空演化与宏观机制研究[J]. 杜挺,朱道林. 资源科学. 2018(11)
[9]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农地转出绩效评估研究——以武汉、鄂州两地典型调查样本为例[J]. 甘臣林,陈璐,陈银蓉,赵微. 中国土地科学. 2018(10)
[10]基于农户家庭决策的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微观机制分析[J]. 周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朱玉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2]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利益主体行为选择研究[D]. 曹海英.东北农业大学 2016
[3]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 王忠林.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8739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方法示意图
湖南省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及提升路径13水平、以及实行耕地流转所取得的成效的综合评估,具体而言,它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所具备的流转条件是否成熟,足以支撑流转双方实现自由、多样的流转;耕地流转工作是否产生良好的推行效果,且推行成效稳定;因耕地流转涉及多方主体、且置于宏观外部环境之下,因此在对耕地流转配套条件与耕地流转成效的考量过程中,还需考虑耕地流转涉及的各个主体发挥的作用,以及耕地流转的外部环境。从内涵的界定可知它承接了原有的土地流转成熟度的概念,包含了支撑耕地流转配套条件的建设水平,但它还有所扩展,包含了在其支撑条件下耕地流转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涉及对耕地流转实施绩效的评估。图2-1耕地流转成熟度概念2.2相关理论基础2.2.1人地关系理论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知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原始时期的“天命论”(古希腊《论环境》体现环境决定论思想,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天命论”)和农业文明时期的“天人合一”论;二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人地相关论”或“人类中心论”,除此外还从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解释人地关系;三是上世纪80年代,自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融入人地关系后,人地关系的内涵更为重视人类的能动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注重技术创新对资源环境的改善,追求人地关系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协调[79]。王铮指出现代人地关系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因而人地关系的中心即是PRED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80],申玉铭在PRED
硕士学位论文20主体为主;调查内容涵盖耕地流转认知、耕地流转实行状况、耕地流转保障程度等。在初步整理调研问卷的基础上,针对问卷的数据获取情况及乡村实际的耕地流转现状,对部分乡村进行了补充调查,最终在调研县(市)共对耕地流转主体发放了1256份问卷,浏阳市、湘潭县、汉寿县、耒阳市、龙山县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301份、227份、234份、249份、174份,共1185份,问卷有效率达94.35%。图3-1调研县(市)分布及样本乡镇选取情况3.2.2耕地流转现状分析(1)耕地流转格局在耕地流转规模方面,五个样本县(市)流转规模情况分异较大,浏阳市、汉寿县耕地流转现象较为普遍,耒阳市、湘潭县适中,而龙山县处于起步阶段。据调研所得资料,2017年浏阳市、湘潭县、汉寿县、耒阳市、龙山县的耕地流转面积占其所在县(市)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7.02%、47.19%、55.59%、44.51%、20.30%,五个样本县(市)的耕地流转率按高低排序依次为浏阳市、汉寿县、湘潭县、耒阳市、龙山县。在耕地流转用途方面,整体而言以粮食作物为主,样本县(市)因各地水热优势、地形地貌、农业种植传统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据问卷数据整理,2017年浏阳市耕地流转用途主要用作粮食作物,其优势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ISM的农村居民能源削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滕玉华,张轶之,刘长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3)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J]. 陈坤秋,龙花楼,马历,张英男.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3]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绩效评价及差异分析[J]. 邓楚雄,刘唱唱,孙雄辉,李忠武,李科,万义良. 经济地理. 2019(08)
[4]农户生计视角下农地流转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基于武汉城市圈典型农户调查[J]. 陈曼,甘臣林,梅昀,陈银蓉. 资源科学. 2019(08)
[5]基于改进CRITIC法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J]. 刘淑茹,魏晓晓. 生态经济. 2019(07)
[6]农户感知与响应视角下的确权颁证政策绩效研究——基于江西省的问卷调查[J]. 钱龙,朱红根. 农村经济. 2019(04)
[7]西藏产业扶贫案例分析及启示[J]. 徐爱燕,蒙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8]中国土地流转价格时空演化与宏观机制研究[J]. 杜挺,朱道林. 资源科学. 2018(11)
[9]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农地转出绩效评估研究——以武汉、鄂州两地典型调查样本为例[J]. 甘臣林,陈璐,陈银蓉,赵微. 中国土地科学. 2018(10)
[10]基于农户家庭决策的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微观机制分析[J]. 周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朱玉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2]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利益主体行为选择研究[D]. 曹海英.东北农业大学 2016
[3]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 王忠林.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87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8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