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深圳和香港的合作机制及其改进

发布时间:2021-11-27 21:53
  深港合作始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和香港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关系。特别是2004年以来,两地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深港合作会议”,研究有关合作的议题,并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深港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合作领域逐渐扩大,合作水平明显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推动下,内地和香港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是,制度性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两地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且制度层面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加强深港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应当挑战、把握机遇、促进发展。深圳作为香港的“邻居”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何深化与香港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机制,为进一步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试水探路,这是中央关注的问题,也是深港两地政府和市民关心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合作、化解冲突、促进经济增长。为此,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互惠制度理论对深港合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阐释了合作中的制度性障碍,提出了建立深港...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区域合作的研究
        二、内地和香港的学者对深港合作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和理论应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制度和机制
        二、交易费用
    第二节 理论框架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互惠制度理论
    第三节 主要观点
        一、制度创新取决于需求
        二、机制决定制度的效率
        三、相互依赖性产生互惠
第三章 深港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深港合作模式的演变
        一、单一的生产与贸易分工合作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的衔接
        三、制度层面的初步融合
    第二节 深港合作机制的建立
        一、“深港合作会议”统筹协调机制
        二、CEPA先行先试机制
        三、前海深港合作创新机制
    第三节 深港合作关系的特点
        一、两地交往日益频繁
        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三、相互依赖逐步加深
第四章 全球化与深港合作
    第一节 全球化的特点和趋势
        一、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二、大国围绕地区秩序博弈加剧
        三、国际竞争日益成为城市竞争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的机遇
        一、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
        二、积极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进一步提升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加强深港合作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突破资源紧约束条件,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二、有利于创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应对TPP的挑战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深化各项改革,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第五章 深港合作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第一节 主要的制度性问题
        一、意识形态冲突
        二、行政体制差异
        三、合作机制不完善
    第二节 合作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一、增强港人的国家意识,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二、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为合作创造更为有利条件
        三、加强两地协调配合,减少“外部性”问题影响
    第三节 合作机制创新与未来
        一、国家不断加大对深港合作的支持力度
        二、香港日益意识到加强与深圳合作的重要性
        三、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加快
第六章 深港互惠型合作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选择互惠型合作机制的考量
        一、利他
        二、平等
        三、开放
    第二节 几种互惠型合作模式的适用性
        一、政府型强互惠
        二、直接互惠
        三、间接互惠
    第三节 建立互惠型合作机制的实施策略
        一、政府层面的协调
        二、市场层面的协调
        三、区域经济政策协调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稳中求进 开放转型——2012/2013年上海对外开放形势分析[J]. 孙福庆,郭爱军,罗海波,樊星,陆丽萍.  科学发展. 2013(01)
[2]深港创新圈:五大亮点,可圈可点[J]. 陈颖.  广东科技. 2012(16)
[3]港深大都会区的跨界合作与竞争[J]. 沈建法.  当代港澳研究. 2011(02)
[4]深圳与香港合作关系转型的探讨[J]. 张志宏.  广东经济. 2010(12)
[5]论深港合作的新定位与发展新策略[J]. 马春辉.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5)
[6]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 周毅,黄志钦.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7]港深一体化与一国两制[J]. 黄钟苏.  IT经理世界. 2007(18)
[8]深港合作进程及未来新突破[J]. 李永清.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7(03)
[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困境的内在机理探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考量[J]. 金太军,沈承诚.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3)
[10]边界效应与港深跨境区域合作[J]. 冯邦彦,段晋苑.  特区经济. 2007(01)



本文编号:3523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23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