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08:44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可持续发展思想普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愈来愈呈现区域化特征,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日益成为该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可以这么说,知识经济条件下,区域创新理论能有效地将知识、学习、创新、社会资本、集群等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本纳入到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中来,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新思维。区域创新系统强调的是把整个区域看作是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有机的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由此,我们必须认清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准确定位,以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良性运转,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关于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的论述较少,而且较为零散,缺乏系统、量化、动态的分析和研究,这不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良性发展。基于这一考虑,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利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将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序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分析[J]. 朱彬.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03)
[2]中部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 高阳,胡明铭,徐姝.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02)
[3]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新进展[J]. 任胜钢,陈凤梅.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04)
[4]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分析[J]. 石薛桥. 机械管理开发. 2006(02)
[5]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J]. 曾刚,李英戈,樊杰. 城市规划. 2006(03)
[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 杨剑,梁皅. 中国科技论坛. 2006(01)
[7]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 吴敏. 中国科技论坛. 2006(01)
[8]区域创新系统总体框架研究[J]. 严宗光,费丽萍,张振华.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11)
[9]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与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研究[J]. 楼杏丹,徐维祥,余建形.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9)
[10]基于分形理论的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研究[J]. 余佩琨,林水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524101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序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分析[J]. 朱彬.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03)
[2]中部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 高阳,胡明铭,徐姝.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02)
[3]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新进展[J]. 任胜钢,陈凤梅.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04)
[4]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分析[J]. 石薛桥. 机械管理开发. 2006(02)
[5]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J]. 曾刚,李英戈,樊杰. 城市规划. 2006(03)
[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 杨剑,梁皅. 中国科技论坛. 2006(01)
[7]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 吴敏. 中国科技论坛. 2006(01)
[8]区域创新系统总体框架研究[J]. 严宗光,费丽萍,张振华.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11)
[9]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与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研究[J]. 楼杏丹,徐维祥,余建形.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9)
[10]基于分形理论的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研究[J]. 余佩琨,林水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524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2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