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区域经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21:44
论文以珠江—西江经济地为例,构建生态环境—区域经济—旅游产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检验发现:2006—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都明显进步,但发展基础、速度、路径和水平各异;珠江段和西江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差距较大。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趋同趋势显著,但总体耦合度与耦合协调水平均较低。究其原因,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两大系统是耦合的关键制约系统,故建议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扭转区域经济的关键制约身份,以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和谐发展。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2020,30(01)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6—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分布图
由图1可知,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速度和水平各异。2006年,肇庆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情况最好,其综合发展指数为0.4025,百色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情况最差,其综合发展指数为0.0647,其他9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高于百色而低于肇庆。同时,广东4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均高于广西7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但2017年,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百色(0.7033)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中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市,第二是贵港(0.7028),第三是云浮(0.6951);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最低的是南宁(0.5628),其次是梧州(0.5844),第三是肇庆(0.5882)。由图2可知,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各异。2006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高的是肇庆(0.2307),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低的是崇左(0.1009)。2017年,广州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成为最高(0.5361),佛山较高(0.5208),肇庆第三(0.4890),广州和佛山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增长趋势明显,较少有波动。西江段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较珠江段有较大差距,南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高(0.4545),仅居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区第四位。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波动最低的是百色(0.2844),较低的是梧州(0.3546),第三是贵港(0.3896),区域经济频繁波动,连续上升年份最多仅3年,因而总体上升速度很慢,发展水平不高。
2006—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耦合动态演化如图4。由图4可见,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耦合度趋同趋势显著,由低到高的增长趋势较为明显;总体耦合度仅达到勉强耦合阶段,耦合水平还很低。2006年各市耦合水平截然不同,百色、崇左处于高度非耦合阶段的最低值(0.0000)水平;南宁、佛山、贵港、梧州、柳州也处于高度非耦合阶段,但耦合度介于[0.1000,0.1999]之间,趋向中度耦合;而广州、肇庆和来宾已经达到中度非耦合阶段。随着耦合度的增高,各市耦合度差距逐渐缩小,2017年各市均达到中度非耦合阶段,广州耦合度最高为0.3321,百色耦合度最低为0.3107,差距缩小。(三)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州市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J]. 洪启颖. 林业经济. 2019(01)
[2]省级区域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研究——以广西为例[J]. 韦福巍,黄荣娟,朱慧芳.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3]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省际空间差异研究[J]. 周成,金川,赵彪,张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7)
[4]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刘定惠,杨永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7)
[5]大湘西旅游产业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J]. 张海燕,王忠云.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3)
[6]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江红莉,何建敏. 软科学. 2010(03)
[7]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广西桂林为例[J]. 张燕,徐建华,曾刚,吴玉鸣. 旅游科学. 2008(03)
[8]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探析[J]. 许振宇,贺建林,刘望保. 生态学杂志. 2008(02)
[9]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进展[J]. 胡聃,许开鹏,杨建新,刘天星. 生态学报. 2004(06)
[10]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廖重斌. 热带地理. 1999(02)
本文编号:3549246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2020,30(01)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6—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分布图
由图1可知,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速度和水平各异。2006年,肇庆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情况最好,其综合发展指数为0.4025,百色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情况最差,其综合发展指数为0.0647,其他9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高于百色而低于肇庆。同时,广东4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均高于广西7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但2017年,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百色(0.7033)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中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市,第二是贵港(0.7028),第三是云浮(0.6951);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最低的是南宁(0.5628),其次是梧州(0.5844),第三是肇庆(0.5882)。由图2可知,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各异。2006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高的是肇庆(0.2307),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低的是崇左(0.1009)。2017年,广州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成为最高(0.5361),佛山较高(0.5208),肇庆第三(0.4890),广州和佛山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增长趋势明显,较少有波动。西江段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较珠江段有较大差距,南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高(0.4545),仅居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区第四位。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波动最低的是百色(0.2844),较低的是梧州(0.3546),第三是贵港(0.3896),区域经济频繁波动,连续上升年份最多仅3年,因而总体上升速度很慢,发展水平不高。
2006—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耦合动态演化如图4。由图4可见,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耦合度趋同趋势显著,由低到高的增长趋势较为明显;总体耦合度仅达到勉强耦合阶段,耦合水平还很低。2006年各市耦合水平截然不同,百色、崇左处于高度非耦合阶段的最低值(0.0000)水平;南宁、佛山、贵港、梧州、柳州也处于高度非耦合阶段,但耦合度介于[0.1000,0.1999]之间,趋向中度耦合;而广州、肇庆和来宾已经达到中度非耦合阶段。随着耦合度的增高,各市耦合度差距逐渐缩小,2017年各市均达到中度非耦合阶段,广州耦合度最高为0.3321,百色耦合度最低为0.3107,差距缩小。(三)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州市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J]. 洪启颖. 林业经济. 2019(01)
[2]省级区域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研究——以广西为例[J]. 韦福巍,黄荣娟,朱慧芳.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3]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省际空间差异研究[J]. 周成,金川,赵彪,张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7)
[4]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刘定惠,杨永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7)
[5]大湘西旅游产业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J]. 张海燕,王忠云.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3)
[6]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江红莉,何建敏. 软科学. 2010(03)
[7]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广西桂林为例[J]. 张燕,徐建华,曾刚,吴玉鸣. 旅游科学. 2008(03)
[8]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探析[J]. 许振宇,贺建林,刘望保. 生态学杂志. 2008(02)
[9]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进展[J]. 胡聃,许开鹏,杨建新,刘天星. 生态学报. 2004(06)
[10]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廖重斌. 热带地理. 1999(02)
本文编号:3549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4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