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湖南市县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2 11:44
  基于湖南省1998-2006年的市县数据,论文采用统计指标分析方法和趋同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南区域经济的差异与趋同情况。首先,论文采用统计指标分析方法在动态和静态上分别对湖南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动态上,湖南区域经济差异自1998年以来,绝对差异在扩大,但是相对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略有上升的波动;在静态上,湖南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研究结果还发现影响湖南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与区位原因、制度原因、要素原因和产业结构原因。其次,利用趋同分析方法检验了湖南区域经济增长三类趋同状况。第一,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研究得出,1998-2006年期间湖南区域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第二,利用截面数据趋同模型、普通面板数据趋同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趋同模型对比实证研究了β趋同状况。结果表明:利用截面数据回归的结果是有偏的,采用普通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是可信的,而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更可信。空间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显示:初始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也即存在β趋同,但是趋同速率只有0.003%,趋同速率较小;物质资本增长率、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对湖南市县经济增长有...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湖南市县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


湖南行政区划图

散点图,县域,人均GDP,散点图


oran I 的正态统计量分别为 4.64、6.47,大于正态分布函6),表明湖南 101 个市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自2006 年与 1998 年相比,空间依赖性越来越强。

散点图,县域,人均GDP,聚类图


其 Moran I 的正态统计量分别为 4.64、6.47,大于正态分布函数 5(1.96),表明湖南 101 个市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性)。2006 年与 1998 年相比,空间依赖性越来越强。图 4.3 2006 年县域人均 GDP 的 Moran 指数散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中国省际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J]. 张庆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2]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 吴玉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12)
[3]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 陈晓玲,李国平.  经济科学. 2006(05)
[4]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J]. 刘春艳,穆新伟,刘淑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5]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 何江,张馨之.  南方经济. 2006(05)
[6]全要素生产率与湖南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阮敏.  当代经济管理. 2006(01)
[7]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J]. 郭庆旺,贾俊雪.  财贸经济. 2006(02)
[8]湖南省区域趋同分析[J]. 贺清云,刘冬荣,黄飞,丁雪莲.  人文地理. 2005(06)
[9]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江苏区域趋同时空演变[J]. 蒲英霞,马荣华,葛莹,黄杏元.  地理学报. 2005(05)
[10]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 董先安.  经济研究. 2004(09)



本文编号:3584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84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