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6 18:16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城市间和产业间的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日益强化,城市聚集经济效应日益显著。如何让不同行政区内的城市按照集群效应和聚集效应进行城市功能的优化组合,走大都市圈发展的道路,是保证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不变的基础上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又是实现这一关键的重要环节。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旨在培育圈内功能各异的城市树立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树立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观念有利于各城市从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相互作用的“三位一体”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和产业的发展与布局,树立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大区域”观念,打破就区域论区域,就城市论城市,就产业论产业的狭隘发展观。这样,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将会置于国家、大都市圈区域、市域等不同的空间规模下,自觉地接受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市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所构成的规划体系的宏观指导,有利于增强大都市圈区域的综合实力和群体效应,培育出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我国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社会经济最为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单元。但是与欧美日...
【文章页数】:2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主要不足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考察
2.1 相关概念、特征的分析
2.1.1 国内外大都市圈概念的界定
2.1.2 与大都市圈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
2.1.3 大都市圈的内涵及特征
2.1.4 大都市圈功分析
2.1.5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界定
2.1.6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2.2 国外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
2.2.1 国外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2.2.2 国外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2.2.3 国外研究的局限性
2.3 国内研究文献的理论分析
2.3.1 国内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2.3.2 国内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2.3.3 国内研究的局限性
3.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理论——一个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3.1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3.1.1 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关系分析
3.1.2 经济整合机制发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3.1.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结构
3.1.4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及其类型
3.2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3.2.1 市场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2.2 不完全市场和市场失灵
3.2.3 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机制评价
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分析
3.3.1 政府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3.2 有限政府和政府机制失灵
3.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3.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评价
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社会机制分析
3.4.1 社会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4.2 社会机制的局限性
3.5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三位一体”机制及其构建
3.5.1 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社会机制的效率比较
3.5.2 三种机制的分工与定位及“三位一体”机制的构建
3.5.3 “三位一体”机制有效运行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
4. 典型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1.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地域范围
4.1.2 东京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概况
4.1.3 东京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点
4.1.4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1.5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及其经济整合机制的经验和启示
4.2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2.1 纽约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4.2.2 纽约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4.2.3 纽约大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社会经济结构概括
4.2.4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2.5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4.3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3.1 巴黎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4.3.2 巴黎大都市圈产业配置及经济地位
4.3.3 透过巴黎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变看其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
4.3.4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4.4 国外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5. 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
5.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1.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1.2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5.1.3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5.1.4 长江三角洲经济整合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5.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2.1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2.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5.2.3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5.2.4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存在的问题
5.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3.1 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3.2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
5.3.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效应
5.3.4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5.4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概括
6.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政府机制分析
6.1 政府机制在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6.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6.3 政府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7.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7.1 市场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7.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分割与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7.3 市场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8.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机制分析
8.1 社会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8.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社会遵从性意识缺乏与社会机制运行乏力的根源分析
8.3 社会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9. “三位一体”的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构建
9.1 从“囚徒困境”看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与相应的制度环境约束
9.2 基于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的产业同构与市场分割成因的模型分析
9.3 “三位一体”机制破解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囚徒困境”
10.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研究[J]. 王圣军. 改革与战略. 2008(01)
[2]城市本位论制约了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J]. 王圣军,张宇. 开放导报. 2007(05)
[3]从“囚徒困境”看大都市圈经济整合[J]. 王圣军. 财经科学. 2007(09)
[4]长三角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及演化机制探析[J]. 程开明.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08)
[5]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 贺建风. 现代商业. 2007(14)
[6]区域性市场分割:测度、成因及影响分析[J]. 蒋满元.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02)
[7]论城市群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与环渤海城市群的发展[J]. 孙森,卢紫珺.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7(04)
[8]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及对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启示[J]. 吴文恒,牛叔文,董晓峰. 干旱区地理. 2007(02)
[9]从社会运行角度看我国“草根”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北京“农友之家”的个案研究[J]. 赵颖. 学会. 2007(03)
[10]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 孙翠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7(03)
博士论文
[1]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D]. 于亚滨.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 刘静玉.河南大学 2006
[3]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 彭际作.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 刘德平.华中农业大学 2006
[5]基于网络状主体的城市群区域规划政策研究[D]. 谷海洪.同济大学 2006
[6]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D]. 刘加顺.武汉理工大学 2005
[7]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研究[D]. 杨海水.复旦大学 2005
[8]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 陶希东.华东师范大学 2004
[9]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D]. 黄明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0]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 朱伟东.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D]. 杨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48487
【文章页数】:2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主要不足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考察
2.1 相关概念、特征的分析
2.1.1 国内外大都市圈概念的界定
2.1.2 与大都市圈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
2.1.3 大都市圈的内涵及特征
2.1.4 大都市圈功分析
2.1.5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界定
2.1.6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2.2 国外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
2.2.1 国外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2.2.2 国外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2.2.3 国外研究的局限性
2.3 国内研究文献的理论分析
2.3.1 国内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2.3.2 国内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2.3.3 国内研究的局限性
3.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理论——一个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3.1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3.1.1 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关系分析
3.1.2 经济整合机制发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3.1.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结构
3.1.4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及其类型
3.2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3.2.1 市场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2.2 不完全市场和市场失灵
3.2.3 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机制评价
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分析
3.3.1 政府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3.2 有限政府和政府机制失灵
3.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3.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评价
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社会机制分析
3.4.1 社会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4.2 社会机制的局限性
3.5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三位一体”机制及其构建
3.5.1 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社会机制的效率比较
3.5.2 三种机制的分工与定位及“三位一体”机制的构建
3.5.3 “三位一体”机制有效运行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
4. 典型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1.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地域范围
4.1.2 东京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概况
4.1.3 东京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点
4.1.4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1.5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及其经济整合机制的经验和启示
4.2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2.1 纽约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4.2.2 纽约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4.2.3 纽约大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社会经济结构概括
4.2.4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2.5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4.3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3.1 巴黎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4.3.2 巴黎大都市圈产业配置及经济地位
4.3.3 透过巴黎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变看其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
4.3.4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4.4 国外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5. 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
5.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1.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1.2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5.1.3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5.1.4 长江三角洲经济整合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5.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2.1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2.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5.2.3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5.2.4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存在的问题
5.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3.1 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3.2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
5.3.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效应
5.3.4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5.4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概括
6.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政府机制分析
6.1 政府机制在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6.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6.3 政府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7.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7.1 市场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7.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分割与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7.3 市场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8.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机制分析
8.1 社会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8.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社会遵从性意识缺乏与社会机制运行乏力的根源分析
8.3 社会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9. “三位一体”的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构建
9.1 从“囚徒困境”看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与相应的制度环境约束
9.2 基于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的产业同构与市场分割成因的模型分析
9.3 “三位一体”机制破解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囚徒困境”
10.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研究[J]. 王圣军. 改革与战略. 2008(01)
[2]城市本位论制约了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J]. 王圣军,张宇. 开放导报. 2007(05)
[3]从“囚徒困境”看大都市圈经济整合[J]. 王圣军. 财经科学. 2007(09)
[4]长三角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及演化机制探析[J]. 程开明.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08)
[5]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 贺建风. 现代商业. 2007(14)
[6]区域性市场分割:测度、成因及影响分析[J]. 蒋满元.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02)
[7]论城市群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与环渤海城市群的发展[J]. 孙森,卢紫珺.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7(04)
[8]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及对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启示[J]. 吴文恒,牛叔文,董晓峰. 干旱区地理. 2007(02)
[9]从社会运行角度看我国“草根”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北京“农友之家”的个案研究[J]. 赵颖. 学会. 2007(03)
[10]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 孙翠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7(03)
博士论文
[1]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D]. 于亚滨.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 刘静玉.河南大学 2006
[3]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 彭际作.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 刘德平.华中农业大学 2006
[5]基于网络状主体的城市群区域规划政策研究[D]. 谷海洪.同济大学 2006
[6]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D]. 刘加顺.武汉理工大学 2005
[7]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研究[D]. 杨海水.复旦大学 2005
[8]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 陶希东.华东师范大学 2004
[9]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D]. 黄明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0]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 朱伟东.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D]. 杨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48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4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