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2 23:28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各区域、各经济体不断相互渗透、相互延伸和相互接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带来的收益。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和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国和东盟十国成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区域经贸一体化的发展;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体现了中国在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同时,努力加强与周边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它的实行可为我国开展的其它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积累经验,为我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2009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引发的我国出口衰退,凸现了我国出口市场结构和商品结构的弊端。出口市场单一,集中传统发达国家美国和欧洲;并且商品结构简单,易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单纯依靠集约性贸易边际拉动出口增长,使得贸易条件恶化。我国是出口大国,想在出口竞争中处于优势,获得出口收入的稳定增长和贸易条件的持续改善,减少外部冲击,利用双边协定下的贸易条款和区域...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贸易增长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创新
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增长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和福利分析
一、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二、自由贸易区福利分析:一国模型和两国模型
第二节 二元贸易边际的分解与估计
第三节 异质企业的贸易模型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细化的贸易增长实证研究
第五节 其他相关的经验研究
一、出口和FDI选择的微观模型
二、商业周期理论与异质性企业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贸易增长现实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进程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与构建
二、双边货物贸易协定签署与关税递减
三、深度一体化协定与进展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现实分析
一、区域内贸易的总额增长
二、区域内贸易结构与方向分析
第三节 区域内货物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现实
第四章 理论模型——企业异质性和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
第一节 企业异质性的基本贸易模型
一、基本的模型设定
二、关于二元边际的分解
第二节 模型拓展:比较优势与企业异质性
一、基本假定
二、贸易成本的引入
三、模型对中国东盟实践的解释意义
第五章 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二元边际结构经验验证:基于宏观数据分析
一、数理模型到计量模型的推导
二、数据说明和指数构建
三、面板模型的回归分析及模型检验
四、结果分析及模型预测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的决定因素
一、数量模型的推导及方法说明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三、扩展模型的回归及检验
四、实证结论及模型预测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效评估及持续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成效评述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的基本效应评价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增长效应显著
三、区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合作上升空间大
四、为自贸区成员相互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质性建设的影响因素
二、中国视角下推进自由贸易区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J]. 张琳,宫占奎. 经济问题. 2009(10)
[2]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内容及影响[J]. 赖明勇,谢锐. 国际经贸探索. 2009(08)
[3]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 冯力,孙健. 东南亚之窗. 2009(01)
[4]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 冯力,孙健. 东南亚之窗. 2009 (01)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效应、现存问题及中国的策略[J]. 庄芮.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4)
[6]我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和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动态分析[J]. 苏振东,周玮庆.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3)
[7]中国-新西兰FTA的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效应分析[J]. 左锋.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02)
[8]新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剖析[J]. 柴忠东,施慧家. 国际经贸探索. 2008(12)
[9]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J]. 李建伟. 东南亚纵横. 2008(10)
[10]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 钱学锋. 管理世界. 2008(09)
博士论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 史智宇.复旦大学 2004
[2]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D]. 陈雯.厦门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50171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贸易增长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创新
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增长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和福利分析
一、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二、自由贸易区福利分析:一国模型和两国模型
第二节 二元贸易边际的分解与估计
第三节 异质企业的贸易模型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细化的贸易增长实证研究
第五节 其他相关的经验研究
一、出口和FDI选择的微观模型
二、商业周期理论与异质性企业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贸易增长现实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进程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与构建
二、双边货物贸易协定签署与关税递减
三、深度一体化协定与进展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现实分析
一、区域内贸易的总额增长
二、区域内贸易结构与方向分析
第三节 区域内货物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现实
第四章 理论模型——企业异质性和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
第一节 企业异质性的基本贸易模型
一、基本的模型设定
二、关于二元边际的分解
第二节 模型拓展:比较优势与企业异质性
一、基本假定
二、贸易成本的引入
三、模型对中国东盟实践的解释意义
第五章 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二元边际结构经验验证:基于宏观数据分析
一、数理模型到计量模型的推导
二、数据说明和指数构建
三、面板模型的回归分析及模型检验
四、结果分析及模型预测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的决定因素
一、数量模型的推导及方法说明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三、扩展模型的回归及检验
四、实证结论及模型预测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效评估及持续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成效评述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的基本效应评价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增长效应显著
三、区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合作上升空间大
四、为自贸区成员相互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质性建设的影响因素
二、中国视角下推进自由贸易区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J]. 张琳,宫占奎. 经济问题. 2009(10)
[2]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内容及影响[J]. 赖明勇,谢锐. 国际经贸探索. 2009(08)
[3]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 冯力,孙健. 东南亚之窗. 2009(01)
[4]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 冯力,孙健. 东南亚之窗. 2009 (01)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效应、现存问题及中国的策略[J]. 庄芮.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4)
[6]我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和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动态分析[J]. 苏振东,周玮庆.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3)
[7]中国-新西兰FTA的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效应分析[J]. 左锋.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02)
[8]新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剖析[J]. 柴忠东,施慧家. 国际经贸探索. 2008(12)
[9]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J]. 李建伟. 东南亚纵横. 2008(10)
[10]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 钱学锋. 管理世界. 2008(09)
博士论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 史智宇.复旦大学 2004
[2]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D]. 陈雯.厦门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50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5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