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4 14:51
  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保持在45%左右,农村工业被誉为“中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区域间农村工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工业的生产力主要偏集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发展不足。这种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西部农村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农村工业更是首当其冲。然而西部农村工业结构层次低、组织状况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发展要素难以生成和集聚,同时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约束,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和发展理论的创新。本文在对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资源配置的方向、资源的组织形式、关键资源及要素的获取途径这一主线探讨了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面临的结构调整、组织优化和关键要素的获取及培育问题,最后从整体角度出发,探讨了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相关力量的耦合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西部农村工业结构的分析发现,西部农村工业加工度低,资源依赖性强。基于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特征和现实...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工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1.3.2 关于农村工业的理论研究
        1.3.3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2.2 农村工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工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2.2.2 西部农村工业的战略地位
    2.3 相关理论与西部农村工业发展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后发优势理论
        2.3.3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4 相关理论在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应用
第三章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
    3.1 西部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
        3.1.1 农村工业与农村居民收入
        3.1.2 农村工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3.2 西部农村工业在区域工业中的地位
    3.3 农村工业区域竞争力差异
        3.3.1 工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3.3.2 数据选取与计算方法
        3.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3.4 西部农村工业的特点及发展环境
        3.4.1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滞后
        3.4.2 西部农村工业组织效率低下
        3.4.3 技术水平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
        3.4.4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资金约束明显
        3.4.5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
    3.5 小结
第四章 西部农村工业的结构调整
    4.1 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4.2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的特征
        4.2.1 西部农村工业的轻重结构
        4.2.2 西部农村工业的行业结构
    4.3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4.3.1 比较优势原则
        4.3.2 产业深化原则
        4.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4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4.4.1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
        4.4.2 重点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
        4.4.3 适当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五章 西部农村工业的组织优化
    5.1 产业组织的内涵
    5.2 西部农村工业组织优化的途径
        5.2.1 产业集群化
        5.2.2 企业经营规模化
        5.2.3 其它组织优化方式
    5.3 西部农村产业集群组织的培育
        5.3.1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集群组织的可行性
        5.3.2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集群组织的意义
        5.3.3 西部农村工业集群组织发展现状及特征
        5.3.4 西部农村工业集群组织培育的途径
    5.4 小结
第六章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要素获取及培育
    6.1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技术获取
        6.1.1 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
        6.1.2 技术进步的具体方式
        6.1.3 遵循渐进的技术进步路径
        6.1.4 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
    6.2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融资方式
        6.2.1 西部农村工业企业融资现状
        6.2.2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融资障碍
        6.2.3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融资方式选择
    6.3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6.3.1 农村工业发展分异的制度原因
        6.3.2 现阶段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制度需求
        6.3.3 制度创新的着力点
第七章 西部农村工业的发展机制
    7.1 政府与市场的协调机制
        7.1.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7.1.2 政府对西部农村工业的推动
        7.1.3 政府与市场微观主体的有机结合
    7.2 农村工业的集聚机制
        7.2.1 农村工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7.2.2 农村工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偏离
        7.2.3 农村工业集聚机制的构建
    7.3 中央政府对西部农村工业的投入机制
        7.3.1 对西部农村工业进行投入的依据
        7.3.2 中央政府对西部农村工业投入机制构建
第八章 结束语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基本策略[J]. 朱青长,刘淑珍.  商场现代化. 2007(08)
[2]浅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 崔红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03)
[3]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综述[J]. 郭界秀.  社科纵横. 2007(01)
[4]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连好宝.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2)
[5]关于特许经营问题的若干思考[J]. 陈师正.  中国市场. 2006(41)
[6]基于产业集群的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 黄爱华,谭雅娟.  经济师. 2006(08)
[7]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启示[J]. 黄祖辉,朱允卫.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02)
[8]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化[J]. 王玉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03)
[9]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六种模式[J]. 王岳平,宋小芬.  中国经贸导刊. 2006(09)
[10]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假说在欠发达县域的应用[J]. 余晓彬.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4)

博士论文
[1]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D]. 刘以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2]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 郭俊华.西北大学 2005
[3]区域工业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颖.吉林大学 2005
[4]产业深化理论——一个新产业理论框架[D]. 李江涛.中共中央党校 2004
[5]西部二次工业化问题研究[D]. 亢振峰.西北大学 2004
[6]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何国勇.华中科技大学 2004
[7]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王岳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8]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 周维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9]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D]. 祝美群.中国农业大学 2002
[10]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 张明志.厦门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赵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1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61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4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