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8 10:06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程度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落后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小城镇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在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小城镇也面临着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剧和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在新的形式下,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将如何? 本文从区域角度入手,在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城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数量众多,规模过小,分布较散,使得城镇规模难以扩展,中心城镇的集聚效益难以发挥,要素集聚能力弱,小城镇在经历了量的发展后,正在致力于质的提升。应着重于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调整城镇布局,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形成联合发展的整体,小城镇的发展趋向于空间整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数量相对较少,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内容、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一、 不平衡发展理论
二、 梯度理论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
一、 门槛理论
二、 非均衡变化原理
三、 非均质原理
第三节 点-轴发展理论
一、 增长点理论
二、 点-轴系统理论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地理因素
一、 自然条件
二、 区位条件
第二节 制度因素
一、 户籍制度
二、 就业制度
三、 土地制度
四、 社会保障制度
五、 行政管理制度
六、 市镇设置的有关法律制度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 文化模式
二、 文化观念
第四节 人口因素
一、 人口数量
二、 人口素质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 影响人口迁移规模
二、 影响人口流动趋向
第四章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农村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 乡镇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 地区间小城镇发展不平衡
三、 城镇化水平滞后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小城镇建设水平低下、土地利用率不高
二、 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功能不全
三、 污染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四、 缺乏文化内涵
第五章 小城镇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趋势:空间整合
一、 空间整合的必要性
二、 空间整合的措施
第二节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趋势:点-轴式发展
一、 点-轴发展的必要性
二、 点-轴发展的措施
第六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制定有利用城镇化的户籍制度
二、 制定有利于城镇化的土地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定特殊土地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J]. 刘永湘. 财经科学. 2001(05)
[2]江苏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 杨根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1(04)
[3]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 赵之枫. 城市发展研究. 2001(02)
[4]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 许波,纪慰华. 城市问题. 2001(02)
[5]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 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01(02)
[6]苏南小城镇规划体系的功能结构界定[J]. 李远延. 苏南乡镇企业. 2001(02)
[7]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 薛东前,姚士谋,张红. 经济地理. 2000(06)
[8]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政策调整与人口户籍变更[J]. 杨重光. 中国土地科学. 2000(06)
[9]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J]. 夏丽丽. 人文地理. 2000(04)
[10]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王立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671314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内容、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一、 不平衡发展理论
二、 梯度理论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
一、 门槛理论
二、 非均衡变化原理
三、 非均质原理
第三节 点-轴发展理论
一、 增长点理论
二、 点-轴系统理论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地理因素
一、 自然条件
二、 区位条件
第二节 制度因素
一、 户籍制度
二、 就业制度
三、 土地制度
四、 社会保障制度
五、 行政管理制度
六、 市镇设置的有关法律制度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 文化模式
二、 文化观念
第四节 人口因素
一、 人口数量
二、 人口素质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 影响人口迁移规模
二、 影响人口流动趋向
第四章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农村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 乡镇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 地区间小城镇发展不平衡
三、 城镇化水平滞后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小城镇建设水平低下、土地利用率不高
二、 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功能不全
三、 污染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四、 缺乏文化内涵
第五章 小城镇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趋势:空间整合
一、 空间整合的必要性
二、 空间整合的措施
第二节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趋势:点-轴式发展
一、 点-轴发展的必要性
二、 点-轴发展的措施
第六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制定有利用城镇化的户籍制度
二、 制定有利于城镇化的土地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定特殊土地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J]. 刘永湘. 财经科学. 2001(05)
[2]江苏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 杨根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1(04)
[3]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 赵之枫. 城市发展研究. 2001(02)
[4]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 许波,纪慰华. 城市问题. 2001(02)
[5]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 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01(02)
[6]苏南小城镇规划体系的功能结构界定[J]. 李远延. 苏南乡镇企业. 2001(02)
[7]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 薛东前,姚士谋,张红. 经济地理. 2000(06)
[8]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政策调整与人口户籍变更[J]. 杨重光. 中国土地科学. 2000(06)
[9]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J]. 夏丽丽. 人文地理. 2000(04)
[10]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王立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671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7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