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变方向及形成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11:02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导向。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强发展动力的均衡性、精准性、融合性、复制性和专业性。其中,由外需动力为主转向内外需动力并重、由所有区域的齐头并进到不同区域的各展所长、由地方竞争的发展速度到区域协调的规模经济、由个体区域的率先发展到个体区域的综合示范、由综合性区域战略到专业性区域政策是动力转型的主要方向,培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细化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共享型的区域利益关系、构建可复制的区域发展路径、完善区域管理制度是实现上述转型的支撑路径。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区域发展动力的均衡性需增强——从外需动力为主转向内外需动力并重
(一)出口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二)内需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提升
(三)内外需并重型发展动力的形成路径
二、区域发展动力的精准性需增强——由所有区域的齐头并进到不同区域的各展所长
(一)齐头并进型的发展格局及其表现
(二)齐头并进型发展格局的不足
(三)实现不同区域各展所长的路径
三、区域发展动力的融合性需增强——由地方竞争的发展速度到区域协调的规模经济
(一)地方竞争战略的内涵及机制
(二)地方竞争战略的缺陷
(三)实现地方竞争向区域协调机制转变的路径
四、发展动力的复制性需增强——由个体区域的率先发展到个体区域的综合示范
(一)个体区域率先发展的表现
(二)依靠个体区域率先发展的不足
(三)由个体率先发展到个体先行示范
五、发展动力的专业性需增强——由综合性区域战略到专业性区域政策
(一)综合性区域战略的特征
(二)综合性区域发展战略的不足
(三)由综合性区域战略到专业性区域政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布局、地方竞争与区域协调——新中国70年空间战略转变历程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科学的启示[J]. 蔡之兵,张可云. 人文杂志. 2019(12)
[2]城市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效率[J]. 孔令乾,付德申,陈嘉浩.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7)
[3]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内容与创新方向[J]. 张可云. 区域经济评论. 2019(01)
[4]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价值与动力机制[J]. 刘志彪,陈柳. 改革. 2018(12)
[5]区域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与作用机制[J]. 王树华,顾丽敏. 现代经济探讨. 2018(06)
[6]区域关系视角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 蔡之兵,张可云. 河北学刊. 2018(01)
[7]基点线面体:大国空间经济格局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蔡之兵. 江淮论坛. 2017(05)
[8]外生动力视角下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研究[J]. 王小明. 财经问题研究. 2017(06)
[9]经济地理重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 梁任敏,蒙昱竹,李振东.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1)
[10]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研究——基于区域差异视角分析[J]. 杨子荣,代军勋,葛伟,陶铸.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6)
本文编号:3687597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区域发展动力的均衡性需增强——从外需动力为主转向内外需动力并重
(一)出口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二)内需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提升
(三)内外需并重型发展动力的形成路径
二、区域发展动力的精准性需增强——由所有区域的齐头并进到不同区域的各展所长
(一)齐头并进型的发展格局及其表现
(二)齐头并进型发展格局的不足
(三)实现不同区域各展所长的路径
三、区域发展动力的融合性需增强——由地方竞争的发展速度到区域协调的规模经济
(一)地方竞争战略的内涵及机制
(二)地方竞争战略的缺陷
(三)实现地方竞争向区域协调机制转变的路径
四、发展动力的复制性需增强——由个体区域的率先发展到个体区域的综合示范
(一)个体区域率先发展的表现
(二)依靠个体区域率先发展的不足
(三)由个体率先发展到个体先行示范
五、发展动力的专业性需增强——由综合性区域战略到专业性区域政策
(一)综合性区域战略的特征
(二)综合性区域发展战略的不足
(三)由综合性区域战略到专业性区域政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布局、地方竞争与区域协调——新中国70年空间战略转变历程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科学的启示[J]. 蔡之兵,张可云. 人文杂志. 2019(12)
[2]城市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效率[J]. 孔令乾,付德申,陈嘉浩.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7)
[3]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内容与创新方向[J]. 张可云. 区域经济评论. 2019(01)
[4]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价值与动力机制[J]. 刘志彪,陈柳. 改革. 2018(12)
[5]区域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与作用机制[J]. 王树华,顾丽敏. 现代经济探讨. 2018(06)
[6]区域关系视角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 蔡之兵,张可云. 河北学刊. 2018(01)
[7]基点线面体:大国空间经济格局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蔡之兵. 江淮论坛. 2017(05)
[8]外生动力视角下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研究[J]. 王小明. 财经问题研究. 2017(06)
[9]经济地理重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 梁任敏,蒙昱竹,李振东.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1)
[10]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研究——基于区域差异视角分析[J]. 杨子荣,代军勋,葛伟,陶铸.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6)
本文编号:3687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8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