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9 11:47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产业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外众多资源丰裕区域发展史表明,资源产业发展在带来区域经济快速繁荣的同时,往往造成当地社会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产业集群是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生命体,它如同一把双刃剑,风险与优势并存,虽然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却无法保证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不但会危及一个产业,甚至会使区域经济衰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关注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探究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运行机理,构建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理论框架,针对榆林这一以煤气油为主的资源富集区域开展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是确保榆林资源得以可持续开采利用和增强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本文阐述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国内外研究现状,以资源型产业集群含义、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界定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内涵,分析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系统组成与特征,设计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
        1.3.2 国内研究文献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析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理论架构
    2.1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内涵
        2.1.1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含义及特征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2.1.3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的含义
    2.2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系统组成
        2.2.1 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2.2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
    2.3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系统特征
    2.4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运行机理
    2.5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3.1 榆林资源禀赋优势
    3.2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要素
    3.3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3.4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3.4.1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3.4.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3.4.3 社会发展影响因素
        3.4.4 集群支持性影响因素
第四章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4.1 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 预警指标体系设计框架
    4.3 预警指标体系的确定
        4.3.1 经济发展子系统预警指标
        4.3.2 生态环境子系统预警指标
        4.3.3 社会发展子系统预警指标
        4.3.4 集群支持性子系统预警指标
第五章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构建
    5.1 预警模型的基本功能
    5.2 预警方法的选取
    5.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预警原理
        5.3.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5.3.2 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5.3.3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过程
        5.3.4 前向多层网络BP 学习算法
        5.3.5 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神经网络结构
    5.4 预警模型的构建
第六章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实证分析
    6.1 预警指标数据的采集
        6.1.1 预警指标数据采集要求
        6.1.2 预警指标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6.2 预警程序的编制
    6.3 预警指标曲线图
    6.4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6.4.1 预警指标权重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6.4.2 预警指标权重的度量
    6.5 预警指标分数的确定
    6.6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结果
        6.6.1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度的界定
        6.6.2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度计算结果
        6.6.3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度警情结果
        6.6.4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度警情结果
第七章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7.1 优化资源产业结构,建立榆林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7.2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源产业链经济
    7.3 再造榆林区域优势,成立晋陕蒙能源生态经济区
    7.4 构建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型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7.5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构建资源型产业集群网络创新体系
    7.6 探索以工补农新模式,缓解资源型产业集群社会性风险
    7.7 推进农业产业化与集约化,建立较完备的农业生态体系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内容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程序
附录2: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预警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特色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J]. 杨明华,周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7)
[2]互补与互动——对京津冀与晋陕蒙经济和生态联系的初步研究[J]. 刘学敏.  开发研究. 2008(06)
[3]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J]. 王发明,刘传庚.  生态学报. 2008(09)
[4]论产业集群的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J]. 魏剑锋.  当代财经. 2008(04)
[5]资源型产业集群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 孙丽芝,范恩海.  经济问题. 2008(03)
[6]煤炭开发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邱立新,周田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7]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结构与风险研究[J]. 彭长生,孟令杰.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2)
[8]风险预警体系研究述评[J]. 邓爱民,任红强,王晓明,周彦霆.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2)
[9]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分析[J]. 黄凡,郝维.  科学管理研究. 2007(06)
[10]基于共享性资源刚性的集群企业风险成因分析[J]. 朱方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12)

博士论文
[1]资源型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研究[D]. 姚玉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2]中国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研究[D]. 姚敏.兰州大学 2008
[3]风险投资预警管理研究[D]. 高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连业.西北大学 2007
[5]生态脆弱区大型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D]. 刘晓琼.陕西师范大学 2007
[6]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D]. 张复明.山西大学 2007
[7]资源—环境—经济(REE)循环复合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 丁同玉.河海大学 2007
[8]农产品市场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 赵瑞莹.山东农业大学 2006
[9]高新技术项目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 李晓宇.北京交通大学 2006
[10]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 吴学花.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体系研究[D]. 刘小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2]产业集群的自稔性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 易明.中国地质大学 2007
[3]基于预警模型的榆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宋敏.西北工业大学 2007
[4]产业集群集聚度研究[D]. 王丽霞.浙江师范大学 2007
[5]产业集群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 胡旭辉.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88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88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