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养老投资路径分析
本文关键词: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养老投资路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养老规划与投资理财均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也逐年剧增。但是,全国二三线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养老规划方案与个人理财抉择的融通问题,并未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因此,我们应站在不同的高度,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理论学术界的不同层面来深入探究低收入阶层所面临的实质性养老问题,以期能提高高龄低收入人群的养老生活现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的社会意义。在此研究目的下,首先论述了养老规划的迫切性问题,从对政府的社保宏观政策的论述开始,逐渐深入到对未来社会成本和家庭结构负担的探究。研究表明在现有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阶段,即将离职退休或已经办理退休的人员必将面临未来养老问题的多重困境,并以全国人口普查报告、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概况、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报告以及重庆地区传统家庭结构式养老路径等等数据为理论支撑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与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文章随后引出了保护和扶持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战略价值,对缩小城镇人口养老水平差距、实现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均衡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文章还强调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完善度与成熟度将是影响养老具体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对个人理财业务制度的改革和转型亦提出了建设性措施,即实现个人理财行业的“五个转变”,以期通过银行监管部门至上而下的改良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并以此来保护低收入人群的养老资金和储蓄价值,从而为实现养老投资理财的技术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在最后两部分内容中,详细论述了低收入家庭养老所需的储备资金,并以重庆地区的生活标准为数据来源,制作了“日常生活费用支出表”,测算了在通胀条件下的养老所需储备金总量,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低收入人群的财务自由等。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论,提出了养老资金的最佳配比,以及在现有制度条件下如何选择投资路径等做了模型的规划。
【关键词】:低收入人群 养老储备金 个人理财 投资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6;F832.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2
- 1.2.1 城市低收入人群研究10-11
- 1.2.2 城镇居民个人理财需求11-12
- 1.2.3 养老投资路径选择12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3.3 技术路线13-14
- 1.4 创新与不足14-16
- 1.4.1 可能的创新点14-15
- 1.4.2 存在的不足15-16
- 2 全国养老现状16-21
- 2.1 社保资金缺口显著16-17
- 2.2 人均寿命普遍延长17-18
- 2.3 生活成本持续拉高18
- 2.4 重大疾病就医困境18-19
- 2.5 赡养问题突出19-21
- 3 研究人群21-31
- 3.1 低收入群体21-23
- 3.2 财富结构的变化与转移23-25
- 3.2.1 财富的重大转移24-25
- 3.2.2 财富分配与产业结构25
- 3.3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困境与转变25-31
- 3.3.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困境25-28
- 3.3.2 调整策略28-31
- 4 养老投资解决方案31-38
- 4.1 制作基本生活费用明细表31-33
- 4.2 现金盈余分析33-34
- 4.3 通胀下的养老储备金测算34-35
- 4.4 财务自由考量表35-37
- 4.5 实现财务自由37-38
- 5 养老投资路径选择38-54
- 5.1 养老保险规划模型详细分解38-41
- 5.1.1 概念解析38-39
- 5.1.2 养老资金替代率39-40
- 5.1.3 缴费比例40
- 5.1.4 领取养老金的条件40-41
- 5.1.5 养老金计算方式41
- 5.2 基本医疗保险41-42
- 5.3 商业养老保险方案42-47
- 5.3.1 商业养老保险的前景42-43
- 5.3.2 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劣势43-44
- 5.3.3 合理选择养老商业保险44-46
- 5.3.4 投保商业险五项原则46-47
- 5.4 通俗企业年金模型的测算47-50
- 5.4.1 概念解析47
- 5.4.2 年金运作原理47
- 5.4.3 企业年金的分类及含义47-48
- 5.4.4 企业年金投资规划要点48-50
- 5.5 其它个人投资养老50-51
- 5.6 低收入阶层养老投资资金配比51-54
- 5.6.1 资产状况分析52
- 5.6.2 具体投资建议52-54
- 6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54-56
- 6.1 研究结论54-55
- 6.2 后续研究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0
- 致谢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经建;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石苏谊;;城市低收入人群是引发社会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9期
3 方琼;;应对通胀下的低收入人群补贴机制[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0年10期
4 黄旭梅;;在社区里的一个个难忘瞬间[J];社区;2012年05期
5 张思锋;刘佳;;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的需求与供给差异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魏文彪;;期待“忧民代表”更多出现[J];法治与社会;2011年05期
7 ;重庆免费开放百个纳凉点[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25期
8 华迎放;;澳大利亚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J];中国劳动;2013年06期
9 林昕;;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供给测算模型及应用[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6期
10 王立剑;;社会保障供给测算模型研究——以陕西省城镇低收入人群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毕晓萤;;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交通改善策略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2 高麓;石磊;;关于加快消除北京郊区农村低收入人群的财政对策[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3 陈瞻;张妮娅;黄亚平;;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方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武汉市1785户居民的调查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张佩;郭彬奇;胡长明;;西安市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培锐;葛春晖;;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改善策略研究——基于上海首批经济适用房小区居民调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汉鹏;公产房作为廉租房值得推荐[N];证券时报;2007年
2 市住房保障局局长 向浩 记者 郑阳洋;廉租房将扩至低收入人群[N];昆明日报;2009年
3 周之江;低收入人群补贴应尽快落实到户[N];中国老年报;2007年
4 张艳红;关注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特约记者田浩 通讯员王萍;特克斯城镇低收入人群得到实惠[N];伊犁日报(汉);2011年
6 记者 蓝之馨;广东居民物价调查: 低收入愁“篮子” 高收入忧房子[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卢芳;整合资源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N];中国社会报;2012年
8 张雷;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N];九江日报;2007年
9 朱必义;哈密市为低收入人群撑起“保护伞”[N];新疆日报(汉);2007年
10 记者 杨斌鹄;低收入人群纳入医疗救助[N];西安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常淑芝;城市低收入人群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08年
3 张妮娅;武汉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程聪;长春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倪嘉阳;沈阳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相关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6 滕晓浩;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徐蔷;上海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苏阳春;公共财政视野中的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孙旭东;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廉租住房路径选择[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陈何霞;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养老投资路径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养老投资路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0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