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析——基于闽台产业对接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析——基于闽台产业对接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做大做强闽台产业对接,历来是福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发展战略。在闽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海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理应扛起为闽台产业经济深度对接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的重任。通过对闽台产业对接现状、特点的分析,阐述高职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价值意蕴,提出闽台产业对接下高职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改革设想及策略。
【作者单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闽台产业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2014社科A类项目(JAS14600)
【分类号】:G712.0
【正文快照】: 加快闽台产业深度对接,不仅可以全面提升闽台两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GDP增长,而且可以促进两岸和谐发展,为高职院校联合培养闽台产业对接所需的紧缺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发挥闽台产业对接的优势,主动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提升服务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院与西北新技术实业公司就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达成协议[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王煌;江苏省建立农业“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2期
3 杜崇旭;我院与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学科共建及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陈黔,吴殿源,成诗黔,林月秋,唐斌,沈毅;浅谈应用型研究生与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J];西南军医;2005年01期
5 原志庆;徐丽;刘国伟;姬广军;;建立联合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田蔚风;;建设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6期
7 赵映儿;赵杰煜;叶善文;林奇凯;;浅析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在我院的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8 方伟;;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年21期
9 段志军;王爱红;贺高红;李晓宁;鞠佳;张文君;;医科和理工科联合培养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22期
10 陈厚;曲荣君;王春华;刘军深;张江;刘冰;马松梅;;研究生创新能力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广州化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新波;陈红艳;耿淼;王建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点体会[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2 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星;陈劲松;张存泉;;高校与研究所联合培养创新型博士研究生的体会[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4 陈广汉;;粤港高校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5 刘玉芳;肖文芳;;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创新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3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继辉;;MTI+CAT翻译硕士联合培养模式探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海波;陈秀亮;王狄;;关于舰艇装备保障部队武备修理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A];武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宝林;全省联合培养基地已达16个[N];甘肃日报;2008年
2 记者 宋兰兰 通讯员 邹永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N];长江日报;2013年
3 曾艳;重庆一三六队联合培养研究生[N];中煤地质报;2013年
4 记者 吴迪;京津冀三地将联合培养党外人才[N];北京日报;2014年
5 本报评论员;推进协同创新 联合培养人才[N];解放军报;2014年
6 记者 周元;两校将开展学生联合培养项目[N];海南日报;2014年
7 郝晓红;西安地矿所与地大联合培养研究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施琛耀邋罗静;联合培养国际法律人才[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记者 李雪林邋通讯员 焦苇;上海推出联合培养研究生四大举措[N];文汇报;2007年
10 记者 李明春 通讯员 于子江 姜旭;北海环境监测中心研究生联合培养范围扩大[N];中国海洋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清泉;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翠萍;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蔡德彦;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李钰;大学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卜洁;北京地区高校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范雯;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6 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赵善玲;山东省校际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教育质量保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云;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曾秀云;闽台高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10 宋力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析——基于闽台产业对接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9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