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完善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4:17

  本文关键词:完善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管理 服务


【摘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的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它的诞生有效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为我国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山东省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10多年的发展中,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全力发展以功能糖为特色的生物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先后荣获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产业基地、山东省首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多个荣誉称号,已成为德州市、禹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取得各项成绩的同时,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仍存在诸如管理体制不畅、服务效能不高、公共平台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紧紧围绕着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文献考察、实地调查、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经过深入的剖析、归纳,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2)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政府服务;(3)进一步创新方式,完善公共平台建设;(4)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人才服务体系;(5)进一步科学规划,建设科技产业新城。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管理 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6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6
  • 第2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理论概述16-19
  • 2.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界定16-17
  • 2.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17
  • 2.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贡献17-18
  • 2.4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19-34
  • 3.1 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行框架20-26
  • 3.1.1 管理运行模式21
  • 3.1.2 管理机构设置21-26
  • 3.2 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成就26-29
  • 3.2.1 特色产业发展成绩卓著26-27
  • 3.2.2 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27-28
  • 3.2.3 和谐园区建设初显成效28-29
  • 3.3 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存在的问题29-32
  • 3.3.1 管理体制不畅29-30
  • 3.3.2 服务效能低下30-31
  • 3.3.3 公共服务缺失31-32
  • 3.3.4 优秀人才匮乏32
  • 3.3.5 配套设施滞后32
  • 3.4 本章小结32-34
  • 第4章 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34-39
  • 4.1 制度缺陷导致管理体制不畅34-35
  • 4.1.1 权利授予无制度保障34
  • 4.1.2 体制理顺无统一规划34-35
  • 4.2 理念落后导致服务效能低下35-36
  • 4.2.1 缺乏服务意识35
  • 4.2.2 缺乏技术支撑35-36
  • 4.3 权责不明导致公共服务缺失36-37
  • 4.3.1 顶层设计思路责任不明36
  • 4.3.2 社会组织参与权利不够36-37
  • 4.4 机制僵化导致优秀人才缺乏37
  • 4.4.1 人员流通渠道不畅37
  • 4.4.2 人才发展前景受限37
  • 4.5 规划不当导致配套设施滞后37
  • 4.6 本章小结37-39
  • 第5章 完善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对策39-48
  • 5.1 理顺管理体制39-40
  • 5.1.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39-40
  • 5.1.2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40
  • 5.1.3 建立科学考评体系40
  • 5.2 创新政府服务40-42
  • 5.2.1 提升服务意识40-41
  • 5.2.2 提高综合素质41-42
  • 5.3 完善公共平台建设42-44
  • 5.3.1 推动企业参与各类平台建设42
  • 5.3.2 建设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42-43
  • 5.3.3 延伸孵化创业链条43
  • 5.3.4 创新开发建设模式43-44
  • 5.4 健全人才服务体系44-45
  • 5.4.1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44
  • 5.4.2 建设引才的发展高地44-45
  • 5.5 建设科技产业新城45-47
  • 5.5.1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45-46
  • 5.5.2 加快产城融合进程46-47
  • 5.6 本章小结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2-53
  • 致谢53-54
  • 作者简介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政;张克俊;;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2 何翔;刘慧敏;李慧;;中国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南宁高新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年05期

3 吴珂;王霞;;张江高新区复合功能融合发展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654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654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