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1:41

  本文关键词: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公路客运站 候车厅及相关空间 “等待式”与“通过式”并重 主次空间 设计方法


【摘要】: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客运站在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的同时,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连接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跨上新台阶以及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城市规模继续外扩,高速公路覆盖率节节攀升,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发展蒸蒸日上。随着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新型城市公路客运站也变得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由于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旅客对于出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标准新型城市公路客运站如何有效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是设计的关键。然而,我国现行规范较为陈旧,对于候车厅内服务设施要求较低,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发展需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候车厅是客运站内的主体空间,一般位于进站大厅与站台发车位两者之间,是旅客进站上车之前的等候区域。而相关空间包含了与候车厅有直接联系的服务性空间。同时,候车厅是旅客在客运站内活动最为频繁,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发挥着缓解人流压力和疏散人群的功能。因此,对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进行专项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来研究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第一章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辨析。第二章为候车厅相关基础概念研究。首先阐述了如何确定候车厅的规模,接着梳理了候车厅的功能组成,不同候车空间类型的特征,探讨了“等待式”、“通过式”、“等待式+通过式”三种不同的候车模式,最后总结归纳出候车厅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三章是对实地调研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本章对国内部分城市候车厅案例进行实地调研与相关文献资料阅读研究,获取了第一手相关数据资料,并将调研成果进行汇总,对比分析。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章节中提出相应设计方法提供依据。第四章是第三章调研工作的延伸。本章通过分析调研资料,找出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影响因素,然后引出了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相关的理论支撑,提出了四条设计原则,为接下来的设计方法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从数量确定、多厅划分方式、流线组织设计、空间设计、安全设计、环境设计这几个方面对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第六章以作者亲身参加的项目实践为例,将上述设计方法在项目中进行验证。第七章为结语。阐述了本论文写作的主要成果与结论,并对未来的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发展与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公路客运站 候车厅及相关空间 “等待式”与“通过式”并重 主次空间 设计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8.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5
  • 1 绪论15-33
  • 1.1 研究背景15-18
  • 1.1.1 我国公路客运交通发展概况15-16
  • 1.1.2 我国公路客运站发展历程与现状16-18
  • 1.1.3 我国公路客运站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8
  • 1.2 研究对象界定18-22
  • 1.2.1 城市公路客运站分级18-20
  • 1.2.2 城市公路客运站功能组成与流线组织20-21
  • 1.2.3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21-22
  • 1.3 研究现状22-30
  • 1.3.1 国外研究现状22-2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24-29
  • 1.3.3 研究现状总结29-30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30
  • 1.4.1 研究目的30
  • 1.4.2 研究意义30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30-33
  • 1.5.1 研究方法30-31
  • 1.5.2 框架结构31-33
  • 2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概述33-47
  • 2.1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规模33-34
  • 2.2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功能组成34-36
  • 2.2.1 基于功能分区34-35
  • 2.2.2 基于候车人群35-36
  • 2.3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候车空间类型36-39
  • 2.3.1 基于空间分布36-37
  • 2.3.2 基于数量37-38
  • 2.3.3 基于布局方式38-39
  • 2.4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候车模式39-40
  • 2.4.1 等待式39
  • 2.4.2 通过式39
  • 2.4.3 等待式+通过式39-40
  • 2.5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结构选型40-41
  • 2.5.1 大跨结构40
  • 2.5.2 框架结构40-41
  • 2.6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特征及发展趋势41-45
  • 2.6.1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特征41
  • 2.6.2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发展趋势41-45
  • 2.7 本章小结45-47
  • 3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案例调研及分析47-55
  • 3.1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调研范围的确定47-49
  • 3.1.1 调研目的47
  • 3.1.2 调研主要内容47
  • 3.1.3 调研对象及相关信息47-49
  • 3.2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案例调研成果汇总及分析49-53
  • 3.3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案例调研总结53-54
  • 3.3.1 候车厅流线设计有待优化53
  • 3.3.2 候车厅功能布局不合理53
  • 3.3.3 候车厅弹性设计不足53-54
  • 3.3.4 候车厅服务设施有待优化54
  • 3.3.5 候车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54
  • 3.4 本章小结54-55
  • 4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方法构建55-67
  • 4.1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影响因素55-56
  • 4.1.1 社会经济的发展55
  • 4.1.2 运输条件的变化55
  • 4.1.3 客运站级别不同55
  • 4.1.4 候车方式的转变55
  • 4.1.5 旅客多方位需求55-56
  • 4.1.6 管理模式的转变56
  • 4.1.7 立体化、复合化趋势56
  • 4.2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理论依据56-63
  • 4.2.1 环境心理学56-59
  • 4.2.2 需求层次理论59-60
  • 4.2.3 空间体量设计理论60-61
  • 4.2.4 弹性设计理论61-62
  • 4.2.5 自组织理论62-63
  • 4.3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原则63-66
  • 4.3.1 高效便捷化原则63-64
  • 4.3.2 可持续发展原则64
  • 4.3.3 安全人性化原则64-65
  • 4.3.4 功能复合化原则65-66
  • 4.4 本章小结66-67
  • 5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67-119
  • 5.1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数量确定67-70
  • 5.1.1 候车厅数量定义67
  • 5.1.2 候车厅数量确定依据67-70
  • 5.2 候车厅多厅划分方式70-72
  • 5.2.1 水平方向划分70-71
  • 5.2.2 垂直方向划分71-72
  • 5.3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流线设计72-78
  • 5.3.1 铁路客运站候车厅流线设计启示72-75
  • 5.3.2“等候式”与“通过式”并重的流线设计75-78
  • 5.4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空间设计78-107
  • 5.4.1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各功能空间设计78-93
  • 5.4.2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组织设计93-103
  • 5.4.3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弹性设计103-107
  • 5.5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安全设计107-110
  • 5.5.1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安全疏散设计107-108
  • 5.5.2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无障碍设计108-110
  • 5.6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环境设计110-118
  • 5.6.1 视觉环境110-112
  • 5.6.2 物理环境112-115
  • 5.6.3 材料运用115
  • 5.6.4 诱导系统115-117
  • 5.6.5 智能化系统117-118
  • 5.7 本章小结118-119
  • 6 项目实践119-131
  • 6.1 泸州城西客运站项目概述119-120
  • 6.1.1 项目背景119
  • 6.1.2 建筑主体规模和交通需求预测119-120
  • 6.2 总体规划布局及建筑设计120-122
  • 6.2.1 总体规划布局120-121
  • 6.2.2 建筑设计121-122
  • 6.3 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122-130
  • 6.3.1 候车厅规模122
  • 6.3.2 候车厅数量确定122-124
  • 6.3.3 候车厅及相关空间流线设计124-125
  • 6.3.4 候车厅及相关空间空间设计125-127
  • 6.3.5 候车厅及相关空间安全设计127-128
  • 6.3.6 候车厅及相关空间环境设计128-130
  • 6.4 本章小结130-131
  • 7 结语131-133
  •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131-132
  • 7.2 进一步展望和研究132-133
  • 致谢133-135
  • 参考文献135-139
  • 附录139-144
  • A. 汽车客站设施配置表139-141
  • B. 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调研表141-144
  • C.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杰;纪红兵;;汽车站候车厅大跨度拱形钢架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1年10期

2 温超强;汽车客运站候车厅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3 梁锡铅;;候车厅内人员疏散模型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10期

4 车轮飞;;新武汉火车站候车厅分层空调方案模拟分析[J];建筑科学;2010年02期

5 熊铁婴;;武昌火车站设计及用后评价[J];山西建筑;2011年16期

6 阴秀文;;济西崛起的广场新贵[J];走向世界;2013年17期

7 何列波;喻李葵;王晓宗;马卫武;;候车厅冬季分层空调CFD模拟研究与实验验证[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2年03期

8 鄢炜;;合肥南站列车动载作用下候车厅舒适度研究[J];高速铁路技术;2014年01期

9 李雯雯;王爱英;连志强;;天津火车站候车厅天然采光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10 方进;徐玉党;雷飞;郭辉;;新武汉火车站候车厅分层空调气流组织CFD模拟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龙;刘显晨;徐玉党;;火车站候车厅冬季分层空调CFD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鸿;严阵;张亚男;刘显晨;陈龙;姜涛;徐玉党;;西安北站候车厅变新风量空调系统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3 方进;徐玉党;雷飞;郭辉;;新武汉火车站候车厅分层空调气流组织CFD模拟研究[A];2008年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沈道远 通讯员 梁海平;明年进汽车站候车厅要“刷票”了[N];威海日报;2011年

2 程轩;一个平凡者的伟岸[N];工人日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 吴薇;安全管理出招,切莫对牛弹琴[N];杭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覃岩峰;公用设施莫忘方便残疾人[N];郑州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杨波;方便旅客监督 铁路换实名工作牌[N];重庆商报;2009年

6 栾吟之 张家琳 本报实习生 孟知行;行路礼让 乘车礼让[N];解放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郭永 本报见习记者 梁琨;把温馨留给旅客[N];济宁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朱进军;广州南站:细微之处显真情[N];人民铁道;2012年

9 李俏红 倪寒霞;春运中“打工”的大学生[N];金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江娜;建一座震不跨的火车站[N];农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培杰;特大型高铁车站候车厅声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龙;西安火车站候车厅夏季热环境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2 杨曦;城市公路客运站候车厅及相关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曾利悦;候车厅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夏季变工况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彭涛;郑州东站候车厅列车致振动力及振动舒适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显晨;候车厅大空间气流组织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汤旭;高铁高架车站候车厅声场预测及降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兰茜;成都火车北站候车厅夏季热舒适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琴波;寒冷地区中小型高铁站候车厅节能改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邱雪;大跨度候车厅模态参数识别及人致振动模拟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杨秀娥;成都新客站候车厅建筑设计节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0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700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