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9:18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湖南省 经济系统 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度 主成分分析


【摘要】:在全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的背景下,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快速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区域及其各地级市为研究范围,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充分地探讨和研究了湖南省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协调发展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有:(1)通过理论分析和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2)对近几年来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和特征;(3)建立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加权法,构造经济和环境综合评价效益函数,通过量化模型对协调发展度进行测度和量化分析;(4)应用多元回归法,对协调发展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既有改善-促进的相互作用,又有恶化-阻碍的制约,只有协调有序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在样本区间内,2004年和2005年湖南省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达到最差,随后协调发展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迅速上升。(3)各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差异较大,等级差异横跨5个级别。13个地级市当中,等级在勉强协调及以上的占5个,等级失调及以下的占8个。(4)长株潭城市群处于中等协调状态;大湘南地区都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大湘西地区处于中度失调状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处低度协调状态。(5)产业结构、环保政策、消费水平、对外出口贸易、城镇化、技术进步等是目前影响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湖南省 经济系统 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度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5
  • 1.1.1 选题背景13-14
  • 1.1.2 选题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及评析15-21
  • 1.2.1 理论研究综述16-17
  • 1.2.2 实证研究综述17-20
  • 1.2.3 简要评析20-21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21-24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1-22
  • 1.3.2 研究方法22
  • 1.3.3 本文主要创新点22-23
  • 1.3.4 研究框架23-24
  • 第2章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24-34
  • 2.1 基本概念24
  • 2.1.1 协调发展24
  • 2.1.2 协调发展度24
  • 2.2 相关基础理论24-26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4-25
  • 2.2.2 协调发展理论25
  • 2.2.3 系统理论25-26
  • 2.3 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26-34
  • 2.3.1 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26-28
  • 2.3.2 经济与环境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28-30
  • 2.3.3 经济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30-32
  • 2.3.4 经济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度32-34
  • 第3章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与测量模型34-42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34-37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34-35
  • 3.1.2 指标选取与说明35-37
  • 3.2 子系统效益函数的构建37-39
  • 3.2.1 数据指标标准化预处理方案37
  • 3.2.2 主成分方法设定权重及效益函数的构造37-39
  • 3.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测量模型的构建39-42
  • 3.3.1 模型构建思路39-40
  • 3.3.2 协调发展度测量模型设定40
  • 3.3.3 协调发展度等级划分40-42
  • 第4章 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42-58
  • 4.1 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分析42-44
  • 4.1.1 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42-43
  • 4.1.2 湖南省环境发展现状43-44
  • 4.2 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44-46
  • 4.3 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测算及分析46-52
  • 4.3.1 主成分权重的选取46-49
  • 4.3.2 测算结果及分析49-52
  • 4.4 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影响因素分析52-58
  • 4.4.1 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影响因素定性分析52-54
  • 4.4.2 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4-58
  • 第5章 湖南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58-63
  • 5.1 促进湖南省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58-59
  • 5.1.1 倡导绿色增长的理念,,建立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机制58
  • 5.1.2 保持合理的消费水平,寻求新型工业化道路58
  • 5.1.3 优化产业结构58-59
  • 5.2 科学合理推进城镇化,提高协调发展度59-60
  • 5.2.1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59
  • 5.2.2 以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59-60
  • 5.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强新农村建设60
  • 5.3 以科技创新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60-63
  • 5.3.1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稳定增长科技投入61
  • 5.3.2 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61-63
  • 结论及研究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2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锐;孙玉磊;乔海曙;;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湖南省水资源环境经济效用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S2期

2 聂春霞;何伦志;甘昶春;;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2年03期

3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4 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5 崔和瑞;王娣;;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张俊英;赵研科;;提高消费水平 促进和谐消费[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李嗣弨;亢婷;;银川市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名升;李治;佟连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9 冯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胡渊;刘应元;;试论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政策导向的转变[J];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773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773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