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根据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工作方式和遥感平台的不同,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呼和浩特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 遥感平台
【分类号】:X831
【正文快照】: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势,还能发现有时用常规方法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状态,它不但可以快速、实时、动态、省时省力地监测大范围的大气环境变化和大气环境污染,也可以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的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迎春;邓国武;;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遥感调查[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2 晏海涛;张卫清;;伊宁市农村大气环境现状与评价[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王之明;母国宏;;遥感技术在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环保科技;2011年02期
4 曹恒;韩晶;刘卫东;李桂娟;曹旭鹏;;夜光虫细胞发光光质检测及来源分析[J];海洋技术;2011年03期
5 王飞;;环评现状监测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王天培;;国内外遥感技术在非点源污染模拟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7 沙敏;;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J];北京党史;2011年04期
8 胡玉玲;王萍;张丽萍;张雷雷;赵相伟;;遥感技术在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7期
9 王翩;;杜可:用“第三只眼”看城市[J];科学中国人;2011年13期
10 岳跃民;张兵;王克林;李儒;刘波;张明阳;;石漠化遥感评价因子提取研究[J];遥感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继成;;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中国感光学会第六次全国感光(影像)科学大会暨第五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玉书;陈鹏狮;冯锐;纪瑞鹏;张淑杰;;遥感技术在辽宁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宫恒瑞;;基于数字遥感技术的艾比湖地区荒漠化监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徐金鸿;邓明镜;刘国栋;;大气降尘对小叶榕叶子光谱的影响[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5 胡清波;;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陆地水文环境遥感判释[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6 光洁;薛勇;李英杰;郭建平;梅林露;王颖;李小文;;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大气环境监测与预报系统[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乌日娜;娜日苏;史志敏;庄肃明;;利用MODIS资料监测居延海湖水体变化[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马翠萍;刘有为;杨永;;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冯通;;应用遥感技术监测米埔拉姆萨尔湿地的生态变化[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鞠建华;李志忠;;前言[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继东;不在治理中提升 就在治理中淘汰[N];嘉兴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沈承鹏;好事还得众人帮[N];中国汽车报;2000年
3 记者 赵成新 实习生 袁兰芝;中意环保合作项目在长启动[N];湖南日报;2006年
4 查玮;激光遥感技术助北京要蓝天[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奎庭;激光雷达 空中“探物”[N];中国环境报;2001年
6 景明;无锡“感知环保”领跑全国做示范[N];无锡日报;2010年
7 贾燕妮 张晋(本报见习记者 贾燕妮);成都 尘都?[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江潍;“数字环保”守护美丽家园[N];秦皇岛日报;2006年
9 记者 宋馨;中心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成[N];周口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爱珍 实习生 成帆;放眼龙城满目翠[N];山西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振;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监测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杨澍;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龚斌;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李远华;生态环境流量流向评价方法及其在西藏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继红;科尔沁奈曼土地荒漠化程度遥感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任红艳;宝山矿区农田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的遥感监测[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赵汀;基于遥感和GIS的矿山环境监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8 蔡玉林;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鄱阳湖水环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9 苗群;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10 王伟武;地表演变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峰;海岸线卫星遥感提取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刘广峰;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监测及定居放牧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熊旭平;基于遥感的公路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岱青;洱海流域生态区划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0年
5 罗治敏;基于遥感信息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杨晓峰;基于遥感技术下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南丛;基于RS和GIS的县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闫琰;遥感技术在矿山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宏伟;遥感技术在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10 宫恒瑞;基于遥感技术的艾比湖地区荒漠化监测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76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77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