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2:28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


【摘要】:基于省级层面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河南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2008—2014年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由2.676 2 hm~2增加至3.076 4 hm2,增幅14.95%;人均生态赤字由1.996 6 hm2增加至2.397 2 hm2,增幅20.06%。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上升趋势,生态赤字增幅大于生态足迹增幅,区域经济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足迹在生态总足迹中占比44.97%,是河南省生态足迹最主要组成部分。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说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消耗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展理念,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改善土地利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促进河南省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5YJC7901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M561991)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034) 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X22;F127
【正文快照】: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资源统计工具,用来计量人们拥有、消耗了多少自然资源,以及谁用了哪些资源。由于是采用看得见的足迹来反映人类消费对自然的影响,生态足迹方法自1999年引入中国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极大兴趣。杨开忠等[1]介绍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张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莉,陈治谏,沈兴菊;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生态足迹调查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2 吴志峰;胡永红;李定强;匡耀求;;城市水生态足迹变化分析与模拟[J];资源科学;2006年05期

3 赵卫;刘景双;孔凡娥;;区域生态足迹情景预测——以吉林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7年01期

4 姜倩倩;迟美玲;周燕;闵元媛;宋志伟;;大学校园的生态足迹探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8期

5 曹辉;陈秋华;;福州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6 赵卫;刘景双;孔凡娥;窦晶鑫;;城市化对区域生态足迹供需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7 刘建兴;王青;孙鹏;顾晓薇;李广军;;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01期

8 谢新源;陈悠;李振山;;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8年01期

9 王军;刘建兴;张素s,

本文编号:974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974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2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