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论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体系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7-10-06 22:00

  本文关键词:论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体系的有效性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职业教育 公共选择 供给体系 有效性


【摘要】: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了种种挑战,在短时期内还未找到给力措施,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进步,也是职业教育的大发展。社会的大量需求,努力造就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迫在眉睫。河南省人口众多,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要勇于尝试。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南职业教育的供给体系现状,首先从社会认可度、培养模式、职业形象、人文素养、师资建设、专业发展等角度探讨河南职业教育供给体系目前存在的弊端。主要有办学形式繁杂,社会认可度低;办学理念粗放;培养学生的职业形象不佳;在人才方面偏重技能轻视人文素养;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水平较低;人才培养计划不科学,专业发展平衡性低。这些弊端既有河南职业教育长期历史积累的原因,也有近年来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所致,还是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频的原因。其次,本文着重分析了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剖析了教育理念、继续教育体系、教育经费配置、师资培养体系、专业设置、教育政策等六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从达观来讲,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经济的因素、教育政策的因素以及院校内部的因素。最后,结合河南的区域经济发展,实事求是,为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体系有效性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从供求平衡机制、资源配置、规范院校办学行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更新理念等方面加以改进。这些对策的提出,基本与原因的剖析相对应,也涵盖了社会因素、教育政策因素和院校内部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的重点在于论述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体系的有效性,首先明确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体系的概念,然后梳理现状,提出问题,最后找出对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为指导实践提供完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公共选择 供给体系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 绪论9-14
  • (一) 研究背景9
  • (二) 研究综述9-11
  • (三) 研究意义11
  • 1. 理论意义11
  • 2. 现实意义11
  • (四) 研究方法11-12
  • 1. 文献研究法12
  • 2. 系统研究法12
  • 3. 理论演绎12
  • (五) 理论工具12-13
  • (六) 本文的创新点13-14
  • 二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20
  • (一) 概念界定14-16
  • 1. 职业教育14
  • 2. 高等职业教育14-15
  • 3. 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有效性15-16
  • (二)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体系的现状16-17
  • (三)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体系的不足17-20
  • 三 河南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体系有效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20-25
  • (一) 教育理念滞后,忽视人文教育20
  • (二) 培养体系“一站式”,缺乏职业继续教育体系20-21
  • (三) 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性和使用效率低21-22
  • (四) 师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22-23
  • (五) 专业设置不合理23
  • (六) 教育政策不平衡23-25
  • 四 增强河南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体系有效性的对策25-32
  • (一) 建立完善供求平衡机制25-26
  • (二) 资源配置要科学合理26-27
  • (三) 规范健全高等职业院校的进出机制27-28
  • (四) 政府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28-29
  • (五) 制度保障要充分29-30
  • (六) 培育和更新教育理念30-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4
  • 致谢34-35
  • 个人简历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6期

2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1期

3 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5期

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误区[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7期

5 潘武玲;;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马早明;;澳门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色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0年08期

7 仲耀黎;;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因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0年03期

8 唐克美;;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0年04期

9 王首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环境仍待改善[J];教育与职业;2000年05期

10 黄骏;;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玫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生活导向关系浅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赵文亮;;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7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10 陈锋正;苗彦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探析[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实践[N];甘肃日报;2008年

2 孙前;淄博市政协建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联合日报;2011年

3 南昌师专副校长 吴龙 南昌师专图文信息中心副主任 赵彬;五个到位促进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南昌日报;2011年

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林升乐;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高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磬;搭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立交桥”[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任秋菊;市政协视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N];丹东日报;2013年

7 ;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N];河北日报;2013年

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 顾坤华;“层次”之痛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何刚 孙智宏 河北省发改委 冯燕;以高质量就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10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鹏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多元化及其管理体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10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5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985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