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能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1 18:26

  本文关键词: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能值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州大学》 2013年

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能值分析

齐雪艳  

【摘要】:东居延海为黑河调水计划主要受益区之一。东居延海湿地价值的量化研究对保障黑河调水计划的顺利实施,获取人们对调水的认同和支持,提高积极主动性等都具有显著意义。在黄科院院所长基金(HKY-JBYW-2011-8)“基于能值理论的东居延海湿地价值评价”的依托下,本文运用能值理论从湿地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角度对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价值进行了动态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分析东居延海湿地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历史时期及近现代东居延海湿地水面积、水质及植被状况等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湿地萎缩及干涸原因,划定了东居延海湿地三个变化阶段,为进一步的动态价值评价搭建了时间框架。 (2)分析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根据能量网络构建原理,绘制湿地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程图;利用自然水体的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给出湿地地表水能值转换率,为下一步能值核算提供基础。 (3)构建和量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指标评价体系。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结合湿地各功能表现效果,构建了湿地生态经济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利用能值理论和方法量化了东居延海湿地各时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价值,分析了其动态变化特征,为系统分析湿地整体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撑。 (4)对东居延海湿地各时期系统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我国16个典型湿地的能值价值系数构建评价指标集,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湿地各阶段发展水平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价值为:50年代6.11E+21sej、80年代1.13E+20sej、干涸期2.48E+18sej、恢复期1.84E+20sej;发展水平为:50年代0.1693、80年代0.0382、干涸期0.0007、恢复期0.0341。根据其功能价值及相关度动态变化特征,得出结论: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系统服务功能巨大,但50年代后,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逐渐消退直至湿地完全干涸,后经调水,湿地功能虽得到一定恢复,但总体仍呈退化趋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7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鹤龄,肖洪浪,张洪,孙忠;粒度和元素证据指示的居延海1.5kaBP来环境演化[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2 肖生春;肖洪浪;肖笃宁;周茅先;;额济纳蒙古族民间景观格局反映的区域环境状况[J];冰川冻土;2006年04期

3 吴玲玲,陆健健,童春富,刘存岐;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4 许妍;高俊峰;黄佳聪;;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5 孟范平;李睿倩;;基于能值分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6 何池全,赵魁义,余国营,赵志春,王国平;湿地生态过程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7 周建;张毅川;袁德义;;河南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7年05期

8 刘亚传;居延海的演变与环境变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年02期

9 谢霞;王宏卫;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基于能值理论的艾比湖地区生态足迹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10 李雪梅;曾铁林;刘洋;;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能值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桂芹;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生产贡献的能值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运;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冯德祥;淀山湖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的ECOPATH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健娜;杭州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孙玉芳;博斯腾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6 张晓惠;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敖民德力根;调水后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保护措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培;白洋淀湿地价值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刘键;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年

10 龚雪平;黑河流域水质与水生态环境分区评价[D];兰州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ssessment on the Eco-environment and the Land Use Based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A Case of Guangdong Province,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4期

2 李子双;崔光泉;吴泽新;孙季平;;基于能值分析的德州市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3 夏永久;;合肥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仲崇庆;;湿地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5 张苏玮;;漳浦县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6 梁春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7 韩瑞瑞;张永福;马春霞;;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分析——以阿克苏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8 赵旭阳;刘立;;滹沱河岗黄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功能评价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9 唐宁;廖铁军;;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10 郑纯辉;赵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阮俊杰;王卿;沙晨燕;;上海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周堂;石培基;;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3 熊林金;周子英;徐邹华;杨君;朱玲瑶;;基于能值分析的株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范娜;;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文鑫;邓祥征;赵永宏;林英志;;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氮流动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吴文婕;石培基;杨雪梅;宫继萍;董翰蓉;;石羊河流域绿洲城市水土资源生态风险评价——以武威市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刘世栋;高峻;;滨海旅游区典型外来物种生长适应性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北岸加拿利海枣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戴忱;;沿海湿地生态新城建设的开发与保护初探——以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晟;吴常文;程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能值分析[A];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树魁;谭淑梅;王继珍;;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晓阳;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全;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熊李虎;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莉莉;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郑晶;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农地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石军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正鹏;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建军;涨渡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雷佳;黑龙江省黑土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其管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智猛;高中阶段湿地教育初探——以盘锦湿地教育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鹿业涛;左江流域植物气候生产力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蒋桂芹;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生产贡献的能值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姚小立;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国;郑垂勇;徐增标;;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成本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2 周素芬;胡静;;人工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年01期

3 张志强,徐中民,王建,程国栋;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4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2002年03期

5 郭铌,张杰,梁芸;西北地区近年来内陆湖泊变化反映的气候问题[J];冰川冻土;2003年02期

6 康兴成,程国栋,陈发虎,勾晓华;祁连山中部公元904年以来树木年轮记录的旱涝变化[J];冰川冻土;2003年05期

7 钱亦兵,吴兆宁,蒋进,杨青;近50a来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冰川冻土;2004年01期

8 王亚军,陈发虎,勾晓华;黑河230 a以来3~6月径流的变化[J];冰川冻土;2004年02期

9 靳鹤龄,肖洪浪,张洪,孙忠;粒度和元素证据指示的居延海1.5kaBP来环境演化[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10 王润;孙占东;高前兆;;2002年前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及其对中亚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2 杨再福;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兵;太湖渔业和环境的生态系统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泽宁;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刘其根;千岛湖保水渔业及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晓龙;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辛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1年

8 吕翠美;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伟光;森林环境价值评价与实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罗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月杰;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生态恢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4 王海春;内蒙古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憩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侯春良;唐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和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格日乐;额济纳绿洲土地资源安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柳易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功能区划[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洪武;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9 孟令刚;首都圈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徐玉梅;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诚 ,马维坤;我国第二大干涸湖泊居延海重泛碧波[J];甘肃林业;2003年01期

2 郭铌,梁芸,王小平;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J];中国沙漠;2004年06期

3 王文元;;走近居延海[J];丝绸之路;2007年04期

4 张吉荣;黑河高唱绿色颂歌——黑河分水与生态治理纪实[J];丝绸之路;2003年10期

5 胡序知;荒野 湿地[J];野生动物;2002年05期

6 钟平;在大漠深处仰望历史——黑河·黑城·居延海·其他[J];森林与人类;2004年11期

7 ;拯救居延海在行动[J];治黄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8 刘亚传;居延海的演变与环境变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年02期

9 王宇;弱水三千,一瓢可饮?[J];陕西水利;2001年02期

10 ;走进居延绿洲专家视点[J];人与生物圈;200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铌;梁芸;;东居延海碧波再现后生态效果卫星遥感监测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玉山;都瓦拉;爱华;赵朝霞;;黑河分水后近10a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情况遥感监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3 张凯;;河南省长垣县赵堤镇湿地开发利用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斐斐;魏建兵;文雅;吴志峰;;遥感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评述[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贾俊姝;刘美鲜;李文忠;周心澄;;水文过程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余国营;;湿地生态学研究态势与展望[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7 吕宪国;姜明;;湿地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单凯;王玉珍;王伟华;;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修恢复实验[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9 陈桂珠;彭绍坚;王震宇;余忠明;卢杰;;深圳市西部地区滩涂湿地生态的改造与恢复示范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骆华北;杨玉培;;演示人工湿地生态的活水公园[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孙海燕;[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2 本报记者 贺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记者 捌拾宝;[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4 记者 宋振峰;[N];甘肃日报;2009年

5 刘自国;[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徐清华 彭绪鼎 张焯文;[N];中国水利报;2004年

7 通讯员 白波;[N];中国水利报;2009年

8 林嵬 项晓光;[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记者姜明;[N];工人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张丽娜;[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宪友;两湖平原湿地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恢复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骥;生物湿地床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马安娜;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5 杨慧;基于能值分析的植物生物质能评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大瑜;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与比较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卢远;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雪艳;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能值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2 李露蓓;江苏潮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吉红;吉林龙湾自然保护区金川泥炭沼泽湿地生态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敏;武汉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曹秀兰;山西省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志锋;基于3S技术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野鸭湖湿地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红艳;天津市湿地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靳晓华;江苏盐城国家自然保护区业务化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代勇;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禹博;谷家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设计[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能值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19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7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