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广西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发布时间:2016-10-10 12:17

  本文关键词: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广西喀斯特地区石山石漠化的思考及治理对策

谢志明  

【摘要】:广西岩溶石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广西的主要贫困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与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能否解决这一矛盾,直接关系到山区能否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石山区现状及石漠化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治理石山,重建石山生态系统,恢复石山生态功能,改善山区面貌的一点见解。

【作者单位】: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l广西山区石漠化现状广西石漠化面积和分布广西属喀斯特发育地带,岩溶广布于79个县市,面积达8.9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37 .8%,其中石漠化已占石山总面积的52%,部分大石山区的县石山比例高达80%以而石灰岩石山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80年代广西有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震宇;广西石山地区经济发展实绩浅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黄毅;;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广西科学院学报;1989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杰萍;;曲靖市石漠化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05期

2 农胜奇;;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及治理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7年03期

3 解天;;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思路[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11期

4 蔡道雄,卢立华;浅谈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措施[J];世界林业研究;2002年02期

5 韦荣丽;覃爱香;韦巧玲;;浅析柳城县石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J];广西林业;2009年05期

6 ;贵州省地矿局石漠化地学治理成果丰硕[J];贵州地质;2006年02期

7 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S1期

8 林中衍;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颜学莉;谢世友;;石漠化动态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以南川石漠化为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年02期

10 周立新;“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与地下水资源调查及国土综合整治”国家专项立项野外考察与研讨[J];中国岩溶;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志明;;广西喀斯特地区石山石漠化的思考及治理对策[A];广西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惊涛;;人体污染物对IAQ影响以及治理对策[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3 夏日元;莫源富;唐健生;;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演变机制与治理对策——以云南省蒙自盆地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任光翠;;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贵州环保农业[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牛军新;;西石门铁矿矿山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冰;严成贤;许晓波;;攀枝花市医疗垃圾现状调查及污染治理研究报告[A];四川省医疗废物处理工艺与设备开发[C];2005年

7 宋保平;郑艳侠;赵旭阳;;西柏坡村镇水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汝宜红;姚家奕;任福民;;特大城市铁路客运固体废物发生源治理对策[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谢奕民;朱丽华;;小电镀企业多变化废水的治理对策[A];全国SBR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仙芳;;浅谈下峪口煤矿矸石山的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昆 科学时报记者 贺根生 ;[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景应忠;[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赵勇军;[N];贵州日报;2009年

5 实习记者 赵月;[N];毕节日报;2009年

6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杜鹰;[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贵州省草原监理站站长 赵熙贵;[N];中国花卉报;2008年

8 王光能;[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记者 颜春匀;[N];六盘水日报;2009年

10 李远霖;[N];毕节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瑞玲;贵州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及其空间地域分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2 罗海波;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王德炉;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过程及防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乔青;川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秀华;冀北高原荒漠化土地现状评价及治理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2 薛占金;山西省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杨士超;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刘纪辉;江西省农业非点源氮潜在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治理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军乔;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重建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6 余利;基于CA的石漠化演化模拟预测模型[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7 曲道凯;论石漠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法律对策[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璞;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石漠化调查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黄岩;基于ETM影像的喀斯特石漠化提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刘云;贵州典型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6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36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