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15:40
  在经历了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得到了提升,但人口、资源与环境危机也日益凸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活质量,也从根本上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着整个民族发展的未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之后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将其提升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农村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研究的深入性也显得尤为必要。党的政治会议中提出了要促进农村生产的大力发展,努力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强化整个乡村的风气建设和文化建设,保证村庄整体容貌的整洁文明,完善农村的监督管理以及制度上的民主合理,这些都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障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有效解决。要实现新农村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有序...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简要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2.2 满意度理论的不断演进
        2.2.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及农民满意度因素分析
    3.1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3.1.1 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建设
        3.1.2 我国农村生态制度建设
        3.1.3 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3.1.4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3.1.5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3.2 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及相关案例分析
        3.2.1 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3.2.2 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案例分析
    3.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的设立
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的测度方法及模型设立
    4.1 关于熵权改进的TOPSIS法
        4.1.1 对研究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4.1.2 构建熵权决策矩阵
        4.1.3 确定理想解和贴近度
    4.2 障碍度模型的设立
5 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5.1 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况和数据来源
        5.1.1 基本概况
        5.1.2 数据来源
    5.2 实证研究
        5.2.1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5.2.2 构建规范化决策矩阵和正、负理想解
        5.2.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评价贴近度分析
        5.2.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障碍因子诊断
    5.3 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结果分析
6 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路径
    6.1 提升路径
        6.1.1 调整优化农村生态产业,建设农村生态经济
        6.1.2 建立健全农村政治体系,建设农村生态制度
        6.1.3 加快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建设农村生态文化
        6.1.4 大力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建设农村生态环境
        6.1.5 统筹规划农村生态发展,建设农村人居环境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评价及发展对策[J]. 郜彗,金家胜,李锋,周传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06)
[2]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度分析[J]. 刘晓光,侯晓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11)
[3]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余亮亮,蔡银莺.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7)
[4]生态文明理论:中国生态哲学界的新探索——评卢风等著《生态文明新论》[J]. 包庆德.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4(05)
[5]城镇化进程中河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张百霞,康爱荣,安雅丽,剧凤书,彭江峰.  经济论坛. 2013(12)
[6]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基于AHP与距离函数模型[J]. 刘子飞,张体伟.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3(06)
[7]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 王婷婷,蒋知栋,杨耀淇,余洋,乔志勇,林杉.  贵州农业科学. 2013(10)
[8]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J]. 费广胜.  农村经济. 2012(02)
[9]农村生态消费模式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戴迎华,张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8)
[10]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以重庆市为例[J]. 鲁春阳,文枫,杨庆媛,陈琳琳,宗会明.  资源科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基于农户满意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效率研究[D]. 唐娟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21世纪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路径探析[D]. 阴冰.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孟占伟.太原科技大学 2013
[3]闵行区村庄改造农民满意度研究[D]. 蔡少华.上海交通大学 2012
[4]关于动物解放论的分析与批判[D]. 林红梅.清华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96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196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5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