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效率的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09:23
创业生态系统是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对其研究利用生态学隐喻的思路也得到广泛认可。由于创业生态系统往往具象表现为产业集群、区域集群、组织集群、科技园区、大学创业园等实践用语,其构成要素过于庞杂且异质性特征明显,研究视角也比较宽泛。鉴于创业生态系统的地域有界性,在创业研究中应该注重情境的作用,既强调创业情境对于创业理论的贡献(Zahra和Wright,2011),也强调创业情境对于创业实践的现实意义。中国科技园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境(张玉利,2014),科技园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变革的背景特征更多是缘于国家政策、联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潘剑英,201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是科技园区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截至2019年,我国已陆续建立了16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集聚了有利于创业生态系统繁荣的创新要素和政策优势,但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本土化的情境嵌入式研究,亟需规范的案例分析和规模化的实证分析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充实,通过理论分析进一步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演进规律和共生演化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框架
第4章创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22第4章创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在繁复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它们通过彼此间的共生关系相互作用,争夺创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资源。这些共生关系并非简单的竞争关系,它包括寄生、互利共生、竞争共生、偏利共生、无关共生等多种形式。高新区是创业生态系统最简单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以高新区为基础还将延展出一系列创业生态系统,如区域创业生态系统乃至国家创业生态系统。因此,研究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参与主体间的共生模式有助于我们了解创业生态系统的状况,为改善创业生态系统、繁荣各级创业生态系统提供有益思路。本章在第3章的基础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运用仿真模拟对模型进行推演并带入东北三省真实数据进行检验。4.1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在整个创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状况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的发展,企业的作用更像是一个资源整合站,将各种力量集中整合再向外输送,通过资源不断的循环流动实现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模式的长远稳定的发展。因此本节将高新区内企业作为核心主体,将其他相关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相关的配套组织,在第3章创业生态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共生关系演化模型,如图4.1.1所示。图4.1.1创业生态系统共生关系图
第4章创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27(2)寄生共生模式取α=0.5、β=-0.5,得到图4.2.2仿真结果。当核心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共生系数为正数,其他相关主体对核心主体共生系数为负数时,核心主体的资源受到其他相关主体的消耗导致规模低于其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而其他相关主体通过攫取核心主体的资源使自己的规模超过了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图4.2.1独立生长模式图4.2.2寄生共生模式图4.2.3平等竞争模式图4.2.4恶性竞争模式(3)竞争共生模式①平等竞争模式取α=0.5、β=0.5,得到图4.2.3仿真结果。平等竞争模式,两类主体平等竞争资源,最后二者达到同一规模,且这一规模小于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②恶性竞争模式取α=1.5、β=0.5,得到图4.2.4仿真结果。由于存在恶性竞争,共生系数更大的一类主体由于被对方消耗过多的资源而逐渐衰亡,而另一方主体通过获取对方的资源使自己达到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J]. 李洪波,史欢. 统计与决策. 2019(21)
[2]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范式与构成运作研究——以西安软件园为例[J]. 崔杰,胡海青,王兆群.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4)
[3]基于创新网络的创业生态系统演化研究[J]. 沈漪文,卢智健. 经济论坛. 2018(12)
[4]基于生物进化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仿真分析[J]. 王芳,饶德坤,游静,何晓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3)
[5]企业入驻高新技术园区提高了创新绩效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实证研究[J]. 江兵.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3)
[6]产业政策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对“五年规划”实施效果的一项评价[J]. 晏艳阳,王娟. 产经评论. 2018(03)
[7]税收优惠政策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J]. 李彦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1)
[8]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J]. 欧忠辉,朱祖平,夏敏,陈衍泰. 科研管理. 2017(12)
[9]东北振兴政策与东北经济增长——基于PSM—DID方法的经验分析[J]. 王娟,郑浩原.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10]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对比分析[J]. 闫志俊,于津平. 产业经济研究. 2017(01)
博士论文
[1]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形成及演化研究[D]. 宋姗姗.吉林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国家级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效应评估[D]. 江兵.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基于Logistic模型的风险投资集群共生演化机制研究[D]. 张丽丽.武汉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40169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框架
第4章创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22第4章创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在繁复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它们通过彼此间的共生关系相互作用,争夺创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资源。这些共生关系并非简单的竞争关系,它包括寄生、互利共生、竞争共生、偏利共生、无关共生等多种形式。高新区是创业生态系统最简单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以高新区为基础还将延展出一系列创业生态系统,如区域创业生态系统乃至国家创业生态系统。因此,研究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参与主体间的共生模式有助于我们了解创业生态系统的状况,为改善创业生态系统、繁荣各级创业生态系统提供有益思路。本章在第3章的基础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运用仿真模拟对模型进行推演并带入东北三省真实数据进行检验。4.1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在整个创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状况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的发展,企业的作用更像是一个资源整合站,将各种力量集中整合再向外输送,通过资源不断的循环流动实现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模式的长远稳定的发展。因此本节将高新区内企业作为核心主体,将其他相关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相关的配套组织,在第3章创业生态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共生关系演化模型,如图4.1.1所示。图4.1.1创业生态系统共生关系图
第4章创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27(2)寄生共生模式取α=0.5、β=-0.5,得到图4.2.2仿真结果。当核心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共生系数为正数,其他相关主体对核心主体共生系数为负数时,核心主体的资源受到其他相关主体的消耗导致规模低于其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而其他相关主体通过攫取核心主体的资源使自己的规模超过了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图4.2.1独立生长模式图4.2.2寄生共生模式图4.2.3平等竞争模式图4.2.4恶性竞争模式(3)竞争共生模式①平等竞争模式取α=0.5、β=0.5,得到图4.2.3仿真结果。平等竞争模式,两类主体平等竞争资源,最后二者达到同一规模,且这一规模小于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②恶性竞争模式取α=1.5、β=0.5,得到图4.2.4仿真结果。由于存在恶性竞争,共生系数更大的一类主体由于被对方消耗过多的资源而逐渐衰亡,而另一方主体通过获取对方的资源使自己达到独立生长时的最大规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J]. 李洪波,史欢. 统计与决策. 2019(21)
[2]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范式与构成运作研究——以西安软件园为例[J]. 崔杰,胡海青,王兆群.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4)
[3]基于创新网络的创业生态系统演化研究[J]. 沈漪文,卢智健. 经济论坛. 2018(12)
[4]基于生物进化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仿真分析[J]. 王芳,饶德坤,游静,何晓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3)
[5]企业入驻高新技术园区提高了创新绩效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实证研究[J]. 江兵.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3)
[6]产业政策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对“五年规划”实施效果的一项评价[J]. 晏艳阳,王娟. 产经评论. 2018(03)
[7]税收优惠政策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J]. 李彦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1)
[8]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J]. 欧忠辉,朱祖平,夏敏,陈衍泰. 科研管理. 2017(12)
[9]东北振兴政策与东北经济增长——基于PSM—DID方法的经验分析[J]. 王娟,郑浩原.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10]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对比分析[J]. 闫志俊,于津平. 产业经济研究. 2017(01)
博士论文
[1]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形成及演化研究[D]. 宋姗姗.吉林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国家级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效应评估[D]. 江兵.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基于Logistic模型的风险投资集群共生演化机制研究[D]. 张丽丽.武汉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40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4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