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基于西北五省区的实证
发布时间:2021-08-18 11:04
文章基于"敏感性—适应性"准则,构建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方法探寻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剖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7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较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阶段性特征明显。2013年以来,西北五省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变化明显。除青海脆弱性未发生变化外,新疆脆弱性降低,宁夏和陕西脆弱性上升。地形、降水、地表植被、农业灾害、水资源以及土地荒漠化是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对区域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2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2009—2017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指数变化
根据计算得出的2009—2017年西北五省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绘制2009—2017年五省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状况(见图2),并采用Arc GIS12.0绘制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区划图(见下页图3)。综合来看,陕西和青海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低于整个地区;甘肃、宁夏和新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总体上高于整个地区。在变化趋势上,陕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甘肃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宁夏和青海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而新疆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
从动态来看,2009—2013年,除青海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仍然停留在“低脆弱区”外,陕西、宁夏和新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均下降一个等级,陕西由“中脆弱区”变为“低脆弱区”,宁夏和新疆由“高脆弱区”变为“较高脆弱区”,这表明该时间段内三省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完善,内部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而甘肃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上升了一个等级,由“中脆弱区”变为“较高脆弱区”,这表明甘肃农业生态系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系统结构功能退化愈加严重,亟须通过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完善系统功能等积极手段予以调节。2013—2017年,青海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仍然停留在“低脆弱区”,甘肃仍然停留在“较高脆弱区”;新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下降一个等级,由“较高脆弱区”变为“中脆弱区”,表明新疆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矛盾进一步得到缓解,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陕西和宁夏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上升一个等级,其中,陕西由“低脆弱区”变为“中脆弱区”,宁夏由“较高脆弱区”变为“高脆弱区”,这表明人们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仍然过度开发利用了土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使得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能力不断下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脆弱性逐渐提升。4 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变障碍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路经济带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城市脆弱性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J]. 李海玲,马蓓蓓,薛东前,江军,刘精慧. 经济地理. 2018(02)
[2]改进的TOPSIS模型在陕西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区划中的应用[J]. 徐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3]赣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J]. 刘影,李丹,何蕾,卢成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全国生态系统食物生产功能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王莉雁,肖燚,饶恩明,江凌.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2)
[5]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以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例[J]. 魏飒,苏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1)
[6]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分析——以衡阳盆地为例[J]. 周松秀,田亚平,刘兰芳. 地理科学进展. 2011(07)
[7]西北地区农业生态力恢复的对策[J]. 郭建民. 统计与决策. 2006(18)
[8]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J]. 章家恩,骆世明. 应用生态学报. 2004(08)
[9]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变化预测[J]. 侯亚红,刘文泉. 灾害学. 2003(03)
[10]脆弱生态区适度经济开发的评价与调控[J]. 冉圣宏,曾思育,薛纪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03)
本文编号:3349769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2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2009—2017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指数变化
根据计算得出的2009—2017年西北五省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绘制2009—2017年五省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状况(见图2),并采用Arc GIS12.0绘制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区划图(见下页图3)。综合来看,陕西和青海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低于整个地区;甘肃、宁夏和新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总体上高于整个地区。在变化趋势上,陕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甘肃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宁夏和青海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而新疆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
从动态来看,2009—2013年,除青海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仍然停留在“低脆弱区”外,陕西、宁夏和新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均下降一个等级,陕西由“中脆弱区”变为“低脆弱区”,宁夏和新疆由“高脆弱区”变为“较高脆弱区”,这表明该时间段内三省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完善,内部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而甘肃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上升了一个等级,由“中脆弱区”变为“较高脆弱区”,这表明甘肃农业生态系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系统结构功能退化愈加严重,亟须通过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完善系统功能等积极手段予以调节。2013—2017年,青海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仍然停留在“低脆弱区”,甘肃仍然停留在“较高脆弱区”;新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下降一个等级,由“较高脆弱区”变为“中脆弱区”,表明新疆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矛盾进一步得到缓解,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陕西和宁夏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上升一个等级,其中,陕西由“低脆弱区”变为“中脆弱区”,宁夏由“较高脆弱区”变为“高脆弱区”,这表明人们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仍然过度开发利用了土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使得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能力不断下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脆弱性逐渐提升。4 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变障碍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路经济带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城市脆弱性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J]. 李海玲,马蓓蓓,薛东前,江军,刘精慧. 经济地理. 2018(02)
[2]改进的TOPSIS模型在陕西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区划中的应用[J]. 徐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3]赣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J]. 刘影,李丹,何蕾,卢成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全国生态系统食物生产功能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王莉雁,肖燚,饶恩明,江凌.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2)
[5]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以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例[J]. 魏飒,苏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1)
[6]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分析——以衡阳盆地为例[J]. 周松秀,田亚平,刘兰芳. 地理科学进展. 2011(07)
[7]西北地区农业生态力恢复的对策[J]. 郭建民. 统计与决策. 2006(18)
[8]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J]. 章家恩,骆世明. 应用生态学报. 2004(08)
[9]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变化预测[J]. 侯亚红,刘文泉. 灾害学. 2003(03)
[10]脆弱生态区适度经济开发的评价与调控[J]. 冉圣宏,曾思育,薛纪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03)
本文编号:3349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4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