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化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31 06:15
旅游生态安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旅游业进一步稳步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以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发展阶段,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同时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建设也造成了区域性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旅游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继续增大,影响和制约着全省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推进协调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维护和提升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安全健康具有必要性和实践性,对辽宁省以及东北地区的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研究基于2000-2015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旅游产业相关指标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理论体系的论述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综述,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共同存在的旅游产业种群之间,旅游产业系统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并基于自然生态学的个体、种群、群落和系...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宁省地理位置图
反而有减弱的趋势。15 年,辽宁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压力最大的城市为本溪力指数分别为 0.7344 和 0.7073,而压力最小的城市为沈阳市和大别为 0.5303 和 0.5876。本溪市和铁岭市均为沈阳市的邻市,地理位富,如本溪市的水洞以及关门山作为国家 4A 级景区近年来吸引了之旅也逐渐成为本溪市旅游的一张名片。铁岭市历史悠久,有莲花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清河水库旅游区等为代表的国家 4A 级旅游》的主要拍摄地象牙山风景区。本溪市的旅游接待量由 2000 年的 2015 年的 3088.59 万人次,铁岭市的旅游接待量在 2015 年也达到客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别为省会和副省级城市,虽然大量游客涌入,但是由于其完善的基的产业布局分解了部分压力,并没有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产生太大省其他城市,沈阳市和大连市的压力指数最低。(图 3.2)
(图3.3)图 3.3 辽宁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状态系统指数Figure 3.3 State System Index of Tourism Industry Ecosystem in Liaoning Province(3) 响应系统指数从响应指标来看,响应指标是正向指标,数值越大,生态安全响应就越高,对生态安全的贡献就越大;数值越小,生态安全的响应就越小,对生态安全的贡献就越小。总体来看,辽宁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大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状态进行了积极响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代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一)[J]. 陈荣. 旅游学刊. 2018(01)
[2]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分析及其概念模型[J]. 鲁芬,娄思元,明庆忠,朱韬. 旅游研究. 2017(05)
[3]北京市森林生态安全情景模拟与优化调控研究[J]. 鲁莎莎,郭丽婷,陈英红,陈妮,张珉珊,关兴良. 干旱区地理. 2017(04)
[4]气候变化打开“潘多拉魔盒”[J]. 周彧. 科学新闻. 2017(06)
[5]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J]. 李细归,吴黎,吴清,周勇. 生态经济. 2017(06)
[6]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与安全格局研究[J]. 殷杰,郑向敏.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4)
[7]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空间效应[J]. 李细归,吴清,周勇. 经济地理. 2017(03)
[8]西北干旱地区绿洲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J]. 马轩凯,高敏华. 干旱区地理. 2017(01)
[9]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J]. 黄国和,安春江,范玉瑞,徐琳瑜,李永平,蔡宴朋,李延峰,李锋. 生态学报. 2016(22)
[10]中国产业生态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石磊,陈伟强. 生态学报. 2016(22)
博士论文
[1]产业共生系统演化与共生效应研究[D]. 逯承鹏.兰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协同演化研究[D]. 陈静.中国海洋大学 2015
[2]辽宁省旅游产业收入效应研究[D]. 刘盛楠.长春理工大学 2015
[3]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 刘海斌.中国海洋大学 2014
[4]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业集中区规划研究[D]. 杨冬雪.兰州大学 2012
[5]武汉市旅游生态安全研究[D]. 李亚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74366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宁省地理位置图
反而有减弱的趋势。15 年,辽宁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压力最大的城市为本溪力指数分别为 0.7344 和 0.7073,而压力最小的城市为沈阳市和大别为 0.5303 和 0.5876。本溪市和铁岭市均为沈阳市的邻市,地理位富,如本溪市的水洞以及关门山作为国家 4A 级景区近年来吸引了之旅也逐渐成为本溪市旅游的一张名片。铁岭市历史悠久,有莲花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清河水库旅游区等为代表的国家 4A 级旅游》的主要拍摄地象牙山风景区。本溪市的旅游接待量由 2000 年的 2015 年的 3088.59 万人次,铁岭市的旅游接待量在 2015 年也达到客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别为省会和副省级城市,虽然大量游客涌入,但是由于其完善的基的产业布局分解了部分压力,并没有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产生太大省其他城市,沈阳市和大连市的压力指数最低。(图 3.2)
(图3.3)图 3.3 辽宁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状态系统指数Figure 3.3 State System Index of Tourism Industry Ecosystem in Liaoning Province(3) 响应系统指数从响应指标来看,响应指标是正向指标,数值越大,生态安全响应就越高,对生态安全的贡献就越大;数值越小,生态安全的响应就越小,对生态安全的贡献就越小。总体来看,辽宁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大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状态进行了积极响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代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一)[J]. 陈荣. 旅游学刊. 2018(01)
[2]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分析及其概念模型[J]. 鲁芬,娄思元,明庆忠,朱韬. 旅游研究. 2017(05)
[3]北京市森林生态安全情景模拟与优化调控研究[J]. 鲁莎莎,郭丽婷,陈英红,陈妮,张珉珊,关兴良. 干旱区地理. 2017(04)
[4]气候变化打开“潘多拉魔盒”[J]. 周彧. 科学新闻. 2017(06)
[5]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J]. 李细归,吴黎,吴清,周勇. 生态经济. 2017(06)
[6]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与安全格局研究[J]. 殷杰,郑向敏.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4)
[7]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空间效应[J]. 李细归,吴清,周勇. 经济地理. 2017(03)
[8]西北干旱地区绿洲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J]. 马轩凯,高敏华. 干旱区地理. 2017(01)
[9]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J]. 黄国和,安春江,范玉瑞,徐琳瑜,李永平,蔡宴朋,李延峰,李锋. 生态学报. 2016(22)
[10]中国产业生态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石磊,陈伟强. 生态学报. 2016(22)
博士论文
[1]产业共生系统演化与共生效应研究[D]. 逯承鹏.兰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协同演化研究[D]. 陈静.中国海洋大学 2015
[2]辽宁省旅游产业收入效应研究[D]. 刘盛楠.长春理工大学 2015
[3]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 刘海斌.中国海洋大学 2014
[4]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业集中区规划研究[D]. 杨冬雪.兰州大学 2012
[5]武汉市旅游生态安全研究[D]. 李亚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74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7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