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保护与开发研究——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1 16:35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为基础,研究共生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保护与开发问题。选择原生态地笋苗寨为研究对象,以地笋苗寨作为一个共生系统,通过对共生单元内的条件因素与共生界面的分析,运用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的模型,探讨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保护与开发的共生机制,提出要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统筹协调制定整体性保护措施;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共生单元协作联合体;做到责任共担,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科技和产业. 2020,20(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系统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京杭大运河聚落遗产一体化保护研究——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张恒,李永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基于共生理论的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剑河鹅掌楸自然保护区为例[J]. 王娴,任晓冬.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3]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 冯淑华. 经济地理. 2013(11)
[4]历史遗产保护政策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及利益共生机制研究[J]. 倪颖. 时代建筑. 2013(03)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探析[J]. 黄泽海. 怀化学院学报. 2010(10)
[6]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J]. 朱俊成. 经济地理. 2010(08)
[7]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综合试验区为例[J]. 李刚,周加来.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03)
本文编号:3393344
【文章来源】:科技和产业. 2020,20(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系统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京杭大运河聚落遗产一体化保护研究——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张恒,李永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基于共生理论的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剑河鹅掌楸自然保护区为例[J]. 王娴,任晓冬.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3]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 冯淑华. 经济地理. 2013(11)
[4]历史遗产保护政策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及利益共生机制研究[J]. 倪颖. 时代建筑. 2013(03)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探析[J]. 黄泽海. 怀化学院学报. 2010(10)
[6]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J]. 朱俊成. 经济地理. 2010(08)
[7]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综合试验区为例[J]. 李刚,周加来.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03)
本文编号:339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9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