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旅游开发的红安天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9-14 20:42
  以湖北省红安县天台山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为目标,以实地调查、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方法、3S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天台山景区土地利用现状、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水生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质量现状等方面的调查,评价旅游开发对天台山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议和生态保护措施,以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为旅游开发策略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1)天台山景区规划控制面积86.48km2,涉及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烟宝地二级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一期建设项目规划8块用地,面积65.58hm2,主要建设南门集散中心(A级)、座山湾集散中心(B级)、天台山景区(山顶)、爱河-红枫谷景区、银杏谷景区、香山湖景区、老君山景区、九焰山景区等,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建筑及景观工程、配套工程、公辅工程、索道等。项目总投资为38236万元。(2)天台山景区所在区域是在鄂东北低山丘陵的森林生态区内,其中生态系统包含有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灌草地生态系统、村落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旅游资源开发。用地类型为:林地占71.9...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旅游开发的红安天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图1.1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生态评价,天台山,范围图


图1.2红安天台山景区生态评价范围图??(2)

天台山,景区,地理位置


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有着“湖北省第一将军县”美称的红安县,属大别山脉??南麓,天台山地处鄂豫之交,北接河南,南邻武汉,距红安县城北33公里,南距武汉??130公里,地理区位优越。红安天台山景区地理位置如图2.1所示。??■aacK?w?is*-?|??红安天台山在中部城市群的位a关系?红安天台山在武没城市腿的位置关系?江安天台山在大S3山族游浅路的位霣关系??图2.1红安天台山景区地理位置图??2.1.1.2地形地貌??在地形地貌上,天台山景区是典型的山麓丘陵地形,在地貌上呈现出低山丘陵与盆??地和谷底的交叉分布形态,地势沿着大别山山麓走向,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逐渐降低,??地势的高处海拔是800米,低处海拔是100米。由于对构造产生的剥蚀作用以及对河流??的长期冲击的作用,浑圆状的丘陵在大部分的地区己经有所形成,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平地以及河谷平畈。库区周边为中低山环绕,天台山主峰位于库区东北侧。景区地质构??造不意图如图2.2所不。??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度假区规划环评“空间管控、总量控制、环境准入”的落实与探讨——以某沿海地区旅游度假区为例[J]. 黄夏银,钱杨.  环境科技. 2017(06)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跟踪影响评价研究——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韩枫,尤蓉凯,马山俊.  四川林业科技. 2017(01)
[3]旅游度假区规划环评技术要点研究及案例分析[J]. 黄夏银,崔云霞.  环境科技. 2016(06)
[4]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分布格局[J]. 刘贵峰,刘玉平,程伟燕,白日吐,安立伟,张志威.  生态学杂志. 2016(08)
[5]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规划环评中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路线研究[J]. 林生,卢刚,李飞,王力军,林彰文,史建康.  生态科学. 2016(03)
[6]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以九峰山生态旅游区为例[J]. 乔磊.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6(01)
[7]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以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郭彦丹,张玉钧.  河北林果研究. 2015(02)
[8]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浅析——以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张琛琛,乌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9]黄羊滩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评价[J]. 邢存旺,黄选瑞,李玉灵,马增旺,付晓燕.  林业科学. 2014(05)
[10]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景区开发生态影响评价实证研究——以北京三海子郊野公园为例[J]. 张微,石垚.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04)

博士论文
[1]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D]. 吴静.北京林业大学 2015
[2]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学研究[D]. 丛林.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 张福群.东北大学 2010
[4]规划环评中旅游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 王四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5]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于玲.北京林业大学 2006
[6]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石强.北京林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吴俊玲.中国海洋大学 2015
[2]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 袁明瑞.山东农业大学 2010
[3]西安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 刘博.西北大学 2008
[4]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高晶.吉林大学 2007
[5]广西阳朔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张理英.广西师范大学 2007
[6]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D]. 张振国.上海师范大学 2005
[7]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效益与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D]. 王忠君.北京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5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95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