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

发布时间:2017-05-03 20:07

  本文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 ,将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成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体系之中 ,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 ,对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进行了评价 ,其结果表明 :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从 1986年到 1995年间逐渐减弱 ,目前处于极弱可持续利用阶段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关键词】耦合 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系统 运行体系 评价体系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水是生命之源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问题。而传统的水资源评价往往只注重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效益 ,没有涉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突破传统 ,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将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年02期

2 温琰茂,柯雄侃,王峰;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3 高德三,刘利;海城市农业现代化量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07期

4 张志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03期

5 吴寒光;我国小康生活水平的测量尺度与标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兵;;环境税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瑞娜;唐德善;田宇;;防洪与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3 陶晓燕;;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华东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4 赵春;;盐胁迫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品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5 王晓芳;宗刚;;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6 王晓芳;宗刚;;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7 牛乐德;鲁娜;;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8 赵春;;盐胁迫下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9 王婧静;;珠江三角洲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10 程久苗;试论土地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以诚;;矿业城市研究回眸与展望[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2 王晶;李海波;;吉林省湿地资源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A];首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海江;景元书;刘杰;;南京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郑敏;;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评估方法[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5 尹立成;沈正平;季刚;;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进展与趋向——从地理学理论角度[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6 李绅豪;龚晶晶;包存宽;蒋大和;;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在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苏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秦丽云;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经济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周宝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张美华;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7 董春游;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葛震远;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史安娜;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的宏观及微观需求预测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平路;大连市来华留学生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晓飞;新疆巴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预测与调控[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房霞;中部地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时空演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李晓燕;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李文军;贵州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6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7 王兰霞;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容量协调发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李彦敏;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周哲;基于区域PRED系统的可持续度模型研究——以民丰县为例[D];新疆大学;2001年

10 郑树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学报;1991年04期

2 张陆彪;刘书楷;;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表征判断[J];生态经济;1992年01期

3 张志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开始实施[J];给水排水;2011年09期

2 汪节;经明;;浅析上海城市河道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3 刘明生;马勇;;关于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再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1年04期

4 李丽南;温薇;;基于循环经济下水资源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36期

5 曹萍;;托什干河流域水资源探讨[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6 李杰;谭国明;杨庆红;王宏;;滦河流域1965—200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水资源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3期

7 王衍祯;;园林水景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8 王长亮;吕金明;;矿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9期

9 张利;王丽清;;沈阳市苏家屯区地下水动态分析[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10 曹璐;靳建市;;浅谈西部水资源开发管理与环境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贤铱;;水资源配置的初步构想[A];海峡西岸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2 杨莲;杨平;;贵州省人口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梁瑞驹;王浩;杨小柳;;水资源科技的发展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露;;水与食品加工[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黄霞;董邦俊;;水资源的刑法保护[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郭杰昌;;北仑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东盟水电事业的合作和发展[A];广西水利厅厅庆征文选集(1)[C];2004年

7 张美玲;陈昭玉;夏云海;;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杨金莲;朱浩;刘擎;闫雍;陈娇;;岳阳市水资源特征及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的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陈成金;程祖德;;论海岛水资源开发配置保护管理[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郁淑华;;利用气象条件开发西部水资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诚;水与水资源[N];中国气象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蔡小伟 赵鹏;水资源大省怎样止渴[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锐;水资源大省的缺水之痛[N];云南日报;2005年

4 记者 夏静邋通讯员 郭铁军;国内外水电专家齐聚三峡 共同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5 郭艳民;残议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N];黄河报;2008年

6 记者 张义成;依托水资源 走新型发展道路[N];南充日报;2008年

7 赵岳昌;建立水资源公平配置机制[N];武威日报;2008年

8 徐宗学 张志果;埃及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N];中国水利报;2008年

9 记者 管青山;节约水资源 保护生命线[N];云南政协报;2008年

10 常开胜 宋爱敏 赵中坤;我省首个水资源检测系统落户凤台[N];安徽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嘉良;海岸带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随机梯度和规则集成评价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2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王顺久;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宋松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雷玉桃;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冯宝平;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赵斌;基于水丰度的区域水资源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岳春芳;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重庆市水资源持续利用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米松华;建立黑龙江省新型水资源补偿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吴洪寿;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清平;山东省沿黄地带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柳建平;河西地区水资源配置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伟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付忠志;昆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梁慧稳;流域集成化水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9 冯业栋;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节水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牛r,

本文编号:343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3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