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干旱区小流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通渭县牛谷河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3 13:31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的不断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农业伴随着人类文明而诞生,作为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生产部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直接关乎人类生存,而且为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已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对环境破坏程度最小,最绿色最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一些国家已得到成功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庞大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顺应历史潮流在本世纪初开始了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实践。然而,对于一个有近一半耕地都是干旱半干旱土地的国家而言,要保证十三亿人口粮食的基本供给,实现干旱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与时俱进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战,为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并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甘肃省通渭县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典型代表,借助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依靠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实现了从过去的“草包庄稼”到如今的“铁杆庄稼”,从蝉联全国农业部“...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与难点
        1.6.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6.2 论文重难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农业相关理论
        2.1.1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2.1.2 舒尔茨的农业理论
        2.1.3 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2.2 区域相关理论
        2.2.1 区域功能永续性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理论
        2.2.4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国外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2.3.2 我国对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
        2.3.3 我国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研究
        2.3.4 国内近期循环经济研究
第三章 旱作生态循环农业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可行能力
    3.2 资源效用
    3.3 清洁化生产
    3.4 多产业耦合
第四章 案例区农业发展概况
    4.1 牛谷河流域基本情况
    4.2 牛谷河流域农业发展概况
        4.2.1 生态治理
        4.2.2 推广应用旱作农业实用技术
        4.2.3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4.2.4 发展草食畜牧业
        4.2.5 生态循环经济初步形成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旱作生态循环农业流域发展模式
    5.2 牛谷河流域模式案例分析
        5.2.1 碧玉乡雷岔村景木岔组种养模式
        5.2.2 襄南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
        5.2.3“特色优势产业+订单农业”模式
        5.2.4“天耀草业”模式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指标的筛选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 模型分析
第六章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存在的具体问题
        6.1.1 生态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6.1.2 农业结构不尽合理
        6.1.3 模式的规模有待扩大
        6.1.4 农业面源污染有待加强控制
        6.1.5 集约度有待提高
        6.1.6 劳动力问题突出
        6.1.7 社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6.2 对策建议
        6.2.1 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6.2.2 不遗余力调整农业结构
        6.2.3 不断扩大模式的规模
        6.2.4 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6.2.5 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集约度
        6.2.6 加大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6.2.7 建立健全生态循环农业服务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掖市生态循环农业与经济发展模式[J]. 王艺林,贾玉琴,赵维俊.  草业科学. 2013(09)
[2]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 韩玉,龙攀,陈源泉,隋鹏,顾时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9)
[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考[J]. 江镒,牟思健.  农业与技术. 2013(08)
[4]基于动态DEA的西部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研究[J]. 曹子坚,苏新华.  改革与战略. 2013(01)
[5]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一个初步分析框架[J]. 姜安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6]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J]. 魏后凯,王业强.  经济学动态. 2012(11)
[7]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交互耦合机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万永坤,董锁成.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05)
[8]不同生态区域循环农业发展障碍因素分析与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 范凤翠,田玉,李志宏.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9)
[9]江苏省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探讨[J]. 黄小洋,邱丹,王海芹.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01)
[10]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 刘彦随,龙花楼,张小林,乔家君.  地理科学进展. 2011(12)



本文编号:3473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73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