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多规合一的生态用地红线优化研究 ——以盈江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4 02:24
  区域生态用地红线的划定不仅是维护其生态安全的重要底线,也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随之而来的土地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失衡、城镇空间不合理扩张等一系列问题也愈之突出,生态用地保护空间不断被压缩,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到威胁。除此之外,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以及生态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在应对城乡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上,已出现诸多的不适,单一层面的规划已无法综合统筹中国城乡转型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国家级、省级试点市县的多规合一编制工作的开展,为规划技术、体制的完善提供机会。“多规合一”主要是通过分析协调各类空间规划的发展目标、战略导向、空间布局等,划分有机统一的“三生”空间,优化空间资源的配置,促进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因此,“多规合一”的编制对于协调规划间的冲突、改革政府先行体制、建立衔接、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以及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多规合一”与生态保护红线概念内涵、研习相关理论基础、剖析发展历程,以盈江县为例,从生态服务、敏感两个角度,划定了水源涵养功能、...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多规合一的生态用地红线优化研究 ——以盈江县为例


中国现行规划体系结构图

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弈论,博弈主体


图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二、博弈论博弈论(Game Theory)最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寻求最佳的游戏策略,进而实现游戏参与者获得其想要的结果,具体包括博弈的参加者、博弈策略博弈次序以及博弈得益方,按照不同的分析方法可将博弈论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等(杨华刚,2009)。具体如表 2.1。空间规划、生态用地红线等的冲突是围绕在土地权属进行博弈的结果,是各部门在空间规划管制等权利交叉、利益冲突、缺乏协调的结果,也是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等的冲突结果。因此,不同规划的协调机制是不同博弈主体相互博弈制定的,不同类型生态红线的空间冲突也是在不同博弈主体间相互协调的。

矢量图,盈江县,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三章 区域概述及数据来源第三节 研究数据来源究的数据均来自云南省县市区“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研究课题《展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的矢量图来自于《盈总体规划》(图 3.1),中心城区扩展边界矢量图来自于《盈江县规划》(图 3.2),除特殊说明外,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都是由该课此同时,本研究也是该课题的生态空间部分的支撑,也是对生态空探索、思考及经验总结。由于部分基础数据来源于项目合作公司,不同类型的生态红用地红线时,需借助于该公司的数据资源以及软研究,因此,本研究侧重于对于划定结果的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耕地生产潜力的产量差研究——以云南省盈江县为例[J]. 包广静,姬超,程宪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3)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 方行明,魏静,郭丽丽.  经济学家. 2017(03)
[3]基于GIS的耕地分级及基本农田布局优化[J]. 姬超,包广静.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
[4]水生态红线框架体系和划定方法研究[J]. 尚文绣,王忠静,赵钟楠,邱冰,郑志磊.  水利学报. 2016(07)
[5]博弈论视角下的多规融合总体框架构建[J]. 曾山山,张鸿辉,崔海波,黄军林.  规划师. 2016(06)
[6]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思考[J]. 杨永宏,杨美临,李增加,刘振祥.  环境保护. 2016(08)
[7]基于等级层次分析法的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功能分区[J]. 高俊刚,吴雪,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姚治君.  生态学报. 2016(01)
[8]探索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J]. 高吉喜.  生物多样性. 2015(06)
[9]生态保护红线及其划定关键问题浅析[J]. 蒋大林,曹晓峰,匡鸿海,蔡满堂,黄艺,尹春燕.  资源科学. 2015(09)
[10]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J]. 李琼,赖雪梅.  当代经济. 2015(15)

硕士论文
[1]“三规合一”的理论和实证方法研究[D]. 张乐心.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云南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D]. 冯嫘.昆明理工大学 2015
[3]“多规合一”思路下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方法研究[D]. 孙金.浙江大学 2015
[4]博弈论在ERP项目管理中的应用[D]. 杨华刚.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74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74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