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变研究——基于河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03:41
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城市实现可持续的必然之路.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5-2018年18个地市的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分析在空间上呈现出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协调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出下降趋势,并且区域差别明显.城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空间相关度呈现出减小的态势.北部地区协调发展度高于南部地区.
【文章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50(2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2015:2018年各地市协调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及时空演化研究[J]. 贾春光,程钧谟,谭晓宇,蒋兵.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11)
[2]城镇化进程中能源消费更加绿色吗——基于非线性和动态视角[J]. 李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01)
[3]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基于中国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程承坪,陈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4]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周正柱.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中国城镇化的环境影响及其区域特征[J]. 王奇,李明全. 城市问题. 2016(08)
[6]我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J]. 胡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04)
[7]黔中经济区城镇生态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李志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8]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4)
[9]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吸引力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 王汉东,乐阳,李宇光,黄玲.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09)
[10]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张军以,苏维词,张凤太.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6)
本文编号:3573741
【文章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50(2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2015:2018年各地市协调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及时空演化研究[J]. 贾春光,程钧谟,谭晓宇,蒋兵.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11)
[2]城镇化进程中能源消费更加绿色吗——基于非线性和动态视角[J]. 李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01)
[3]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基于中国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程承坪,陈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4]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周正柱.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中国城镇化的环境影响及其区域特征[J]. 王奇,李明全. 城市问题. 2016(08)
[6]我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J]. 胡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04)
[7]黔中经济区城镇生态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李志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8]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4)
[9]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吸引力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 王汉东,乐阳,李宇光,黄玲.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09)
[10]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张军以,苏维词,张凤太.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6)
本文编号:3573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7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