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露天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以平朔矿为例
本文关键词:大型露天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以平朔矿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凡是以开采矿产资源为主的地区都要面临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本文以正处于生产鼎盛期的全国大型露天煤矿——平朔矿为例,针对其与农村生态经济紧密相关的特点,分析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的三方面模式:一是通过工业生态经济链发展提供资金,减少污染。二是要建立基于矿区复垦地的小杂粮生产、林木培育、牧草种植、中草药种植的多元农业生态经济园区。三是矿区农村生态经济重建,需要通过股份制联合开发复垦土地,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等。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朔州市土地局 平朔煤炭公司
【关键词】: 农村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模式
【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021029) 山西农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0021)
【分类号】:F323.22;F426.1
【正文快照】: ,平期一天矿区农村生态经济与盛炭生产的强相关性1 .1平期矿焦炭生产对农村生态经济的形晌平朔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南北长21km,,东西宽22km,面积380km2,地质储t 127.sxl叭.平朔矿区建设规模为6.5x10飞,其中国家大型峨天矿4 .5x10飞,地方煤矿Zx1o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朝明;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胜林,刘文锴,张合兵,魏丹斌;焦作市煤矿塌陷地生物复垦技术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毕如田;白中科;师华定;;平朔露天矿区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J];地理信息世界;2005年05期
3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4 涂书新,韦朝阳;我国生物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5 余丹林,毛汉英,高群;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6 白江红,胡兆意;中国2000年生活用电预测──小康生活居民用电水平分析[J];电网技术;1996年10期
7 邓军,龙晓菲;浅谈“小康”概念的历史演进[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陕永杰,张美萍,白中科,张爱国;平朔安太堡大型露天矿区土壤质量演变过程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年04期
9 李含琳,魏奋子;中国2000年城乡小康社会指标实证分析与比较[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2期
10 王剑,周跃;矿山土地复垦的探讨[J];矿业工程;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开云;许丽;许文军;郑彬;秦儒;;煤矸石山阳坡土壤水分物理性状演变研究[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2 魏丹斌;刘文锴;尚凯;张合兵;;河南省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模式研究初探[A];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建设;鲍宏波;;采煤矿区土地复垦工艺探究[A];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林章;薛利红;;第十章 现代土壤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留科;中德土地生态利用比较研究及其案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2 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李素清;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4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继斌;黄土丘陵井工采煤矿区土地整理模式探讨[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2 李红梅;新泰市翟镇采煤沉陷地复垦潜力及用地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肖利航;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地方税收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桂莲;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区复垦人工植被的数量生态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5 韩武波;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蚀特征及水土安全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瑾;焦化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7 张前进;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景观动态演变及格局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杰;矿业城市(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胡少伟;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土壤侵蚀预测及防治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10 徐清艳;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水土保持生物复垦覆被格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朝明;缓解贫困与人文关怀[J];经济学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平;;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对城镇在业贫困者的社会学考察[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莱恩发布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J];上海塑料;2011年03期
2 刘广迎;;“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13期
3 徐世垣;;德专家热议绿色生态印刷[J];印刷世界;2011年07期
4 ;拜耳聚氨酯新工艺提名德国可持续发展大奖[J];辽宁化工;2011年08期
5 ;CSI负责人拜会中国水泥协会[J];中国水泥;2011年07期
6 令昀;;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7 尚培;刘志中;;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华章;2011年15期
8 蒋彦涛;白洪源;;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研究及其产业化道路[J];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9 郭冰冰;李羽飞;;论我国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J];老区建设;2011年08期
10 ;消息[J];中国新时代;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矿山地质及21世纪可持续发展研讨会[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2 陈化飞;;浅谈绿色包装[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烨;;可持续发展下的有机食品清洁生产途径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利;;实施企业文化管理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韩晋仙;;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刘玉强;;山东省矿产资源形势分析与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胡克;石明;;西部脆弱生态和工业高度聚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与实践[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8 梁金久;徐朝阳;逄中松;;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矿区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9 刘燕;谢永刚;;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工业发展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亮;周文华;陈敏;黄锦楼;;氢经济——一种全新能源经济的思考[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窦彦莉;欧特克:设计也须可持续发展[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郝哲;宝洁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3 彭春芳;国际视野中探索我国住宅可持续发展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唐昀;“2000瓦生活”≈生活品质+可持续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从军;百事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N];中国质量报;2009年
6 高君明;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举办[N];经济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俊德;打造低消耗能循环可持续发展企业[N];张掖日报;2009年
8 赵金萍 程辉;新技术运用 引领金铬可持续发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9 ;开启可持续发展新纪元[N];中国纺织报;2009年
10 记者 谢昌民;一季度全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52.42亿元[N];山西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林;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化石能源约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冯浩;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研究: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胡望明;大型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廖蔚;水库移民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堂军;矿区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与适应性对策[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0年
6 周新迁;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陈伟;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柳荫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石油资源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开财;辽河石油勘探局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周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瑞;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2 赵金怀;基于循环经济的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宋伟;大连石化安全环保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魏春梅;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郭巧燕;化工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甲贵;我国葡萄酒产品差异化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谢海英;同煤集团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8 许丹;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小飞;基于科技进步的泛珠三角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10 由建勋;滨州纺织工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大型露天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以平朔矿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