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22:42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为科学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以此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概括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内容,介绍说明了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流域生态补偿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这些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深入分析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对整个研究的理论分析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文详细阐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历程,梳理了当前法律与政策中有关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的内容,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现状是:已经具有进行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律基础和较丰富相关政策,但是缺乏整体性开展补偿的具体指导与详细要求。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各...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5.?2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5年农作物产品生产水足迹动态变化图???表5.?6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5年动物产品生产水足迹(亿m3)
图5.?3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5年动物产品生产水足迹动态变化图??5.?2.?3长江中游城市群各行政区划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上一节基础上,一2000-?
图5.?4长江中游城市群各行政区划(湖北省分布)总体水足迹动态变化图??1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屏障地区的生态补偿资金绩效评估研究[J]. 申开丽,王晓艺,林广,刘瑜,毛惠萍. 环境保护科学. 2017(06)
[2]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及其利益诉求研究[J]. 王爱敏,葛颜祥,接玉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基于生态足迹的武汉城市圈生态承载力评价和生态补偿研究[J]. 杨璐迪,曾晨,焦利民,刘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9)
[4]基于生态环境产权界定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 马永喜,王娟丽,王晋.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8)
[5]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评价研究——以甘肃省酒泉地区为例[J]. 佟长福,李和平,郭永瑞,周慧,查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1)
[6]基于CVM的长江流域居民水资源利用受偿意愿调查分析[J]. 李长健,孙富博,黄彦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7]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J]. 张涛,成金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05)
[8]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拉萨乡村旅游地生态补偿标准——以次角林村为例[J]. 徐秀美,郑言. 经济地理. 2017(04)
[9]生态补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杨晓晨. 商业会计. 2017(08)
[10]以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促进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解读[J]. 王金南,刘桂环,文一惠. 环境保护. 2017(07)
博士论文
[1]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意愿及其支付行为研究[D]. 赵云峰.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D]. 付意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
[3]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常亮.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丽.青岛大学 2010
[5]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 尤艳馨.河北工业大学 2007
[6]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边界[D]. 贾丽虹.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0076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5.?2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5年农作物产品生产水足迹动态变化图???表5.?6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5年动物产品生产水足迹(亿m3)
图5.?3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5年动物产品生产水足迹动态变化图??5.?2.?3长江中游城市群各行政区划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上一节基础上,一2000-?
图5.?4长江中游城市群各行政区划(湖北省分布)总体水足迹动态变化图??1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屏障地区的生态补偿资金绩效评估研究[J]. 申开丽,王晓艺,林广,刘瑜,毛惠萍. 环境保护科学. 2017(06)
[2]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及其利益诉求研究[J]. 王爱敏,葛颜祥,接玉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基于生态足迹的武汉城市圈生态承载力评价和生态补偿研究[J]. 杨璐迪,曾晨,焦利民,刘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9)
[4]基于生态环境产权界定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 马永喜,王娟丽,王晋.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8)
[5]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评价研究——以甘肃省酒泉地区为例[J]. 佟长福,李和平,郭永瑞,周慧,查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1)
[6]基于CVM的长江流域居民水资源利用受偿意愿调查分析[J]. 李长健,孙富博,黄彦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7]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J]. 张涛,成金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05)
[8]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拉萨乡村旅游地生态补偿标准——以次角林村为例[J]. 徐秀美,郑言. 经济地理. 2017(04)
[9]生态补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杨晓晨. 商业会计. 2017(08)
[10]以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促进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解读[J]. 王金南,刘桂环,文一惠. 环境保护. 2017(07)
博士论文
[1]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意愿及其支付行为研究[D]. 赵云峰.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D]. 付意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
[3]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常亮.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丽.青岛大学 2010
[5]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 尤艳馨.河北工业大学 2007
[6]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边界[D]. 贾丽虹.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0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80076.html